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千屈草

千屈草

编辑:裴正楠发布时间:2021-02-10 10:32:08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黑褐色。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具短柔毛或无毛。单叶对生或轮生,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夏秋开紫色花,长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蒴果卵形,全包于宿萼内。

拉丁名
Lythrum salicaria L
别名
败毒草、马鞭草、蜈蚣草、对叶莲、千屈菜、千蕨菜、铁棱角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中央种子目
千屈草科
千屈草
亚科
环胚亚科
藜族
千屈草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千屈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30-100(15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粗2-2.5厘米,木质,密蓬松的黄褐色鳞片。叶簇生;柄坚硬,长10-30厘米或更长,基部粗3-4毫米,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幼时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以后渐变稀疏;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长20-90厘米或更长,宽5-25厘米或更宽,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侧生羽多数(可达40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下部羽片较疏离,相距3-4厘米,斜展,无柄,不与叶轴合生,向下羽片逐渐缩短,基部羽片仅为耳形,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长6-1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扩大并为浅心脏形,其两侧稍呈耳形,上侧耳片较大并常覆盖叶轴,各羽片间的间隔宽约1-1.5厘米,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不为软骨质。主脉下面隆起并为浅禾秆色,侧脉纤细,密接,斜展,单一或分叉。叶干后薄革质,暗绿色,无光泽,无毛;叶轴禾秆色,疏被鳞片。在成熟的植株上除下部缩短的羽片不育外,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分布范围

广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我国分布的北方界线。北起陕西(秦岭以南)、甘肃东南部(康县)及河南西南部(卢氏、西峡、内乡、镇平),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达海拔2000米以下,也常生于石隙或墙壁上,在不同的生境下,形体大小变异很大。在旧大陆其他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分布很广。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主要价值

【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其他用途】用于人工湿地植物,可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

花语

爱的悲伤、孤独

相关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