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吊竹梅

吊竹梅

编辑:郝锦鹏发布时间:2021-02-10 10:33:09

吊竹梅(学名:TradescantiazebrinaBosse)是鸭跖草科常绿草本植物,茎柔弱质脆,匍匐地面呈蔓性生长。叶互生,无柄;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圆形、背面紫色,通常无毛,全缘。花聚生于叶状苞内;花瓣玫瑰粉红色。果为蒴果。花期6-8月。

拉丁名
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
别名
吊竹兰、斑叶鸭跖草、甲由草、水竹草、花叶竹夹菜、红莲等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鸭跖草亚纲
粉状胚乳目
鸭跖草科
吊竹梅
亚科
黍亚科
千年健族
吊竹梅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吊竹梅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外倾,通常形成紧密的垫席或群体,茎叶稍肉质、多汁,分枝,无毛或被疏毛,节上有根。

叶互生,无柄,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锐,基部钝,全缘,长5-7厘米、宽3-4厘米;表面紫绿色或杂以银白色条纹,中部和边缘有紫色条纹,叶背紫红色;叶鞘长0.8-1.2厘米、宽0.5-0.8厘米,薄,膜质,长在节嘴具缘毛,或无毛或疏生柔毛。

花数朵,聚生于小枝顶部的两片叶状苞片内,花瓣玫瑰色粉红色,卵形,约6毫米,先端钝;萼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夏季开花。种子微皱。

生长环境

吊竹梅原产地多匍匐在阴湿地上生长,怕阳光暴晒。能忍耐8℃的低温,不耐寒,怕炎热,14℃以上可正常生长。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在干燥的空气中叶片常干尖焦边。不耐旱而耐水湿,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

分布范围

吊竹梅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中国福建,广西(龙州县),香港,台湾(高雄市)等地。常用于栽培观赏。

繁殖方法

吊竹梅通常采用扦插繁殖,摘取健壮茎数节插于湿沙中即可成活。

扦插可在3-5月上旬和9-10月进行,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7厘米-10厘米一段,每段带2-4个节,修去下部叶片,保留上部顶叶或侧叶。扦插可用河沙或蛭石作培养土,也可用园土和砻糠灰各半混合,或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混合。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如果低于18℃,插穗生根很难生长,而且成长非常缓慢。但高于25℃,插穗的剪口又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所以需要注意。同时,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每天1-3次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所以要防止过度护理。约15天后就能长出根来。生长期间及时摘心,使植株促发侧枝,上盆养护。

栽培技术

光照

吊竹梅一年四季都需要充足明亮的光线照射,这样可以促使植株长出繁茂而颜色鲜艳的叶片。如果将植株长期放在室内光线不足的地方,那么茎会长得细长而散乱,叶面的颜色会慢慢褪去,开花少或不开花。春秋季节宜放在室内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养,夏季宜放在室内通风良好具有明亮的散射光处,炎夏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焦叶。

温度

吊竹梅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0℃。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温度都适合它的生长,在冬季较低温度下生长很缓慢,温度约10℃时就要注意保温防寒,室温保持在5℃以上即能安全越冬。

水分

吊竹梅较耐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若空气干燥,叶片常易干,叶尖焦枯。因此,生长季节应注意经常向茎叶上喷水。生长期要求盆土常保持湿润,夏季放于荫棚下,经常喷水和对枝叶喷雾,保持枝叶鲜艳;冬季温度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需水量少,应节制浇水,使盆土稍干为宜,如果这时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极易引起烂根黄叶。

土肥

吊竹梅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家庭种植培养土宜选用腐叶土、园土各40%和河沙20%混合配制。春、秋生长期约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以利枝叶生长,叶面光滑亮泽。施液肥后要用喷雾器喷水,以免肥液沾污叶片而引起黄叶。夏季高温需少施或停施肥,否则茎叶徒长幼嫩,会减弱植株抗暑能力。

主要价值

药用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菌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崩漏、白带、瘭疽、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

观赏

吊竹梅用在家居布置一般是小型盆栽,生长迅速,1年可覆盖满盆,枝叶匍匐悬垂,叶色紫、绿、银色相间,光彩夺目。置于高几架、柜顶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赏。或布置于窗台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绿帘。庭院栽培常用来作整体布置。

吊竹梅枝条自然飘曳,叶面斑纹明快,叶色别致。植株小巧玲珑,又比较耐阴,适于美化卧室、书房、客厅等处,可放在花架、橱顶,或吊在窗前自然悬垂。

相关植物
  • 牛轭草

    产地分布产西藏(墨脱)、云南东南部(建水)、四川(北碚)、贵州(忘谟)、安徽(潜山)、浙江(平阳、龙泉)、台湾、福建(福州、建阳、长汀)、江西(南靖、大余、井冈山)、湖南(宜章)、广东(潮安、德庆、平远、连平、连山、温塘山、徐闻)、香港、海南、广西(横县、悟州、兴安、临桂、平

  • 杜若

    产地分布产福建、台湾、浙江、安徽南部(黄山、休宁)、江西、湖北西南部(宣恩、来凤)、湖南、广东北部(大埔、和平、南雄、英德、仁化、乳源、阳山、连县)、广西(大苗山、龙胜、三江、全州、武鸣、来宾、天峨、岭溪、宜山、金秀、贺县、凌云、罗城)、贵州(梵净山、凯里、榕江、独山、兴仁)

  • 鸭跖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

  • 芩鸡舌草

    形态特征鸭跖草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

  • 矮水竹叶

    形态特征1、披散、匍匐或直立草本;茎被一列柔毛,下部生根。叶全部茎生,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3.5厘米,宽5—10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耳状,无毛或稀有缘毛。圆锥花序通常顶生,有时兼有腋生;苞片卵形,抱茎,长1—2毫米,宿存;花梗长3—6毫米,果期长5—10毫米;

  • 川杜若

    产地分布产四川(都江堰、天全、雅安、宝兴、峨眉、屏山、马边、雷波)、贵州(凯里、兴义、兴仁、三都、安龙)、云南(麻栗坡、西畴)、广西(罗城、隆林、天峨、田林、龙州、南丹、凌云、环江、钟山、大苗山)和台湾。日本(九州)也有。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

  • 紫叶鸭跖草

    形态特征紫叶鸭跖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下垂或匍匐,叶披针形,基部抱茎。茎与叶均为暗紫色,被有短毛。小花生于茎顶端,鲜紫红色。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要求光照充足,但忌曝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土壤为宜。分布范围

  • 紫鸭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披散草本,高20~50厘米。茎多分枝,带肉质,紫红色,下部匍匐状,节上常生须根,上部近于直立。叶互生,披针形,长6~13厘米,宽6~10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抱茎而成鞘,鞘口有白色长睫毛,上面暗绿色,边缘绿紫色,下面紫红色。花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下具线状

  • 竹叶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疣草

    产地分布产吉林(春化)、辽宁(无确定地点)、浙江(镇海)、江西北部(新建、九江)、福建(厦门)。朝鲜、日本(南半部)和北美东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长而多分枝,匍匐生根,分枝常上升。叶无柄,狭披针形,长4-8厘米,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