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褐柃
红褐柃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EuryarubiginosaH.T.Changvar.rubiginosa
- 别名
- 无
- 科
- 山茶科
- 属
- 柃木属
与红褐柃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于广东增城、新丰、从化、龙门、连山等地。
形态特征
暂无
生长习惯
暂无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顶生金花茶
产地分布桂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茶梨
产地分布产于福建中部偏南及西南部(仙游、大田、龙岩、上杭)、江西南部(龙南、寻乌、安远)、湖南南部莽山、广东(乳源、英德、连县、南雄、新丰、从化、浊塘山、鼎湖山、信宜、增城)、广西北部(龙胜、兴安、临桂、武鸣、融水、大苗山、灌县、上林、平南、象州)、贵州东南部(榕江、荔波、丹
-
中越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薄革质或近膜质,椭圆形,长10厘米,宽3-4.2厘米,先端短尖,尖头钝,基部钝,有时近圆形,上面干后绿色,稍发亮,下面无毛,侧脉约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略突起,边缘有钝锯齿,叶柄长7-10毫米,完全无毛。花单生于枝顶,白色,
-
山茶
形态特征山茶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
-
竹叶红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嫩枝无毛,或幼时有稀疏柔毛,顶芽被茸毛。叶革质,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6-8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初时有疏长毛,以后变秃,仅中肋有长毛;侧脉6-7对,在上面略陷下,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有
-
尖齿毛木荷
产地分布滇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米碎花
产地分布江西南部(安远、寻乌、全南、龙南、信丰)、福建与南沿海及西南部(神州、福清、永泰、连江、长乐、惠安、莆田、龙岩、连城、南靖、上杭、长江)、台湾(台北、台中、台东、南投、高雄)、湖南南部(宜章)、广东、广西南部(南宁、邕宁、横县、上思、平南、桂林、柳州、武鸣、梧州、钦州
-
茶花
栽种历史三国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中国的山茶品种有883个。在三国时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
-
西南红山茶
产地分布湘,川,黔,桂,滇,鄂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南投大头茶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