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榨浆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粗大。叶丛生,具长柄,掌状复叶,小叶3枚,无柄,倒三角形,深紫色。紫叶榨浆草植株整齐,叶色紫红,紫红色叶片美丽诱人,粉红色花朵烂漫可爱。
- 拉丁名
- Oxalis triangularis A.St.-Hil.
- 别名
- 紫竹梅、紫鸭跖草、紫竹兰、紫锦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鸭跖草目
- 科
- 酢浆草科
- 种
- 地胆草、白花地胆草
- 亚科
- 蓼亚科
- 族
- 蓼族
- 属
- 酢浆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紫叶榨浆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粗大。叶丛生,具长柄,掌状复叶,小叶3枚,无柄,倒三角形,深紫色。紫叶榨浆草植株整齐,叶色紫红,紫红色叶片美丽诱人,粉红色花朵烂漫可爱。
生长环境
喜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也耐干旱。较耐寒,温度低于5°C时,植株地上部分受损。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我国已成功引种。
主要价值
应用:可以作为林缘植物或大面积片植观赏。是一种珍稀的观叶地被植物。
盆栽用来布置花坛,点缀景点,富有自然色感,是极好的盆栽和地被植物
繁殖方法
紫叶酢浆草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播种。分株繁殖,即分殖球茎。15天左右即可长出新植株。
-
红花酢浆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无地上茎,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背具3条肋状纵脉,被长缘毛,内层鳞片呈三角形,无毛。叶基生;叶柄长5-30厘米或更长,被毛;小叶3,扁圆状倒心形,长1-4厘米,宽1.5-6厘米,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基部宽楔形,表面绿色
-
紫叶酢浆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系为半透明的肉质根,有分叉,浅褐色,下部稍有须根,根顶端着生地下茎,地下茎由一个个鳞片状组成,地下茎在地下形成分枝呈珊瑚状分布。叶从茎顶长出,每一叶片又连接地下茎的每一个鳞片。叶为三出掌状复叶,簇生,生于叶柄顶端,小叶叶柄极短,呈等腰三
-
酢酱草
形态特征酢浆草是草本植物,高10-35厘米,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叶柄长1-13厘米,基部具关节;小叶3,无柄,倒心形
-
双色酢浆草
双色酢浆草简介酢浆草科中已知有900个物种,当中有800个是属于酢浆草属。很多物种都被称为酢浆草。酢浆草属除了在极地外,遍布于世界各地。在巴西及墨西哥的热带及南非的品种特别丰富。
-
山酢浆草
形态特征原变种(白花酢浆草)多年生草本,高8-10厘米。根纤细;根茎横生,节间具1-2毫米长的褐色或白色小鳞片和细弱的不定根。茎短缩不明显,基部围以残存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叶柄基。叶基生;托叶阔卵形,被柔毛或无毛,与叶柄茎部合生;叶柄长3-15厘米,近基部具关节;小叶3,倒心形
-
酢浆草
形态特征酢浆草是草本植物,高10-35厘米,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叶柄长1-13厘米,基部具关节;小叶3,无柄,倒心形
-
三角紫叶酢浆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阳桃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干后茶褐色,味微甜而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0-20厘米;小叶5-13片,全缘,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侧歪斜,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疏被柔毛或无毛,小叶柄甚短。
-
杨桃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干后茶褐色,味微甜而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0-20厘米;小叶5-13片,全缘,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侧歪斜,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疏被柔毛或无毛,小叶柄甚短。
-
无柄感应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25厘米。茎纤细,不分枝,密被伏毛,顶端伏毛长而下垂。叶多数,聚生于茎顶端,长1.5-3.5厘米,被疏伏毛;叶轴纤细,有感应性,小叶4-10对。无柄,小叶片近圆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而稍弯斜,先端近圆形,具尖头,基部截平,背面几乎无毛或仅沿中部和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