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羽竹芋
箭羽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株高可达100厘米,叶片斜立,形似箭羽,故名。
- 拉丁名
- Calathea insignis Petersen
- 别名
- 披针叶竹芋、花叶葛郁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竹芋科
- 种
- 箭羽竹芋
- 亚科
- 蓼亚科
- 族
- 蓼族
- 属
- 肖竹芋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箭羽竹芋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株高60厘米至100厘米。
披针形叶片长达50厘米,叶面灰绿色,边缘颜色稍深,沿主脉两侧、与侧脉平行嵌有大小交替的深绿色斑纹,叶背棕色或紫色,叶缘有波浪状起伏。花淡黄色。
花序头状或球果状,无柄或具柄,单生或伴有1枚、稀2枚寻常叶;苞片2至数枚,通常螺旋排列,稀2行排列;花通常超过3对,小苞片膜质;萼片3,近相等;花冠管与萼片等长或较其为长;外轮退化雄蕊1枚,极稀无,通常较大;硬革质的1枚与其相似,且在花时与其形成假二唇形,稀短;兜状的1枚通常较外轮的小,具一侧裂片;发育雄蕊有1个不连到顶部的花瓣状、增厚的附属体;子房3室。蒴果开裂为3瓣,果瓣与中轴脱离;种子3颗,三角形,背凸起,有2裂的假种皮。
产地生境
原产巴西、哥斯达黎加。喜温暖、湿润和半荫蔽的环境。忌酷暑烈日暴晒。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繁殖方式
分株
竹芋一般分株繁殖,春季气温20℃左右时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气温、湿度适宜,也可全年进行。繁殖时用利刀将带有茎叶或叶芽的根块切开;少量繁殖可把割切的带茎叶及叶芽的根块直接置于泥盆中;大量繁殖时,应置于苗床上;温度、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应用薄膜覆盖;一定要使薄膜内的温度达到20-28℃,湿度80%以上。
扦插
扦插繁殖一般用顶尖嫩梢,插穗长10-15厘米,视叶片大小,保留叶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插穗用500ppm的奈乙酸处理2-3秒钟,也可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处理后插于苗床,株行距5×10厘米为佳。上用薄膜弓棚覆盖,管理方法同分株繁殖一样。扦插繁殖在温度不低于20℃时任何时候都可进行。插穗30-50天生根;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一般在50%左右。
栽培技术
温度
该植物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白天最佳生长温度为18-21℃、夜间16-18℃,安全越冬温度为10℃。故在夏天要防止高温照射,将其放在阴凉处;冬季应注意防寒,可将植株移至无风、较温暖的室内越冬。
光照
忌阳光直射,在间接的辐射光或散射性光下生长较好。特别是在夏天,阳光直射易引起叶片灼伤,因此生产上在折光度为75%-80%的遮光网人工控制光线环境下栽培。若发现叶片灼伤,应立即将其移至无直射光处或有遮光设施的场所或树荫下,并将灼伤叶片剪除,以免其他病原细菌从伤口侵入。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促其重新发叶,恢复新姿。
水分
每年的3-10月是竹芋的生长旺季,最适宜其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在75%-85%,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叶片展开。尤其是新叶抽出期间,若过于干燥,则新叶之叶缘、叶尖均易枯卷,日后变成畸形。叶片萎蔫后无法恢复。因此在生长季节需勤浇水,并经常向叶面喷雾,夏季每天浇3-4次,且要及时,最佳浇水方法是早上喷洒叶面,中午或下午浇土面,晚上全株浇灌,但要注意土壤不要过黏、过湿,否则易烂根并引起病害。进入秋、冬季后,竹芋的生长减慢,浇水量要逐步减少,可根据天气变化决定每天浇水1次或2-3天浇水1次,尤其是气温较低时,应保持土壤干燥,使之免受寒害。
栽培基质
栽培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忌土壤板结和积水。多用肥沃的腐殖土和多孔的粗介质作基质。一般用腐叶土及泥炭土等量混合配置;也可用塘泥、泥炭、珍珠岩以2:3:1的比例混合配置;或用疏松的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加1/3珍珠岩,再加少量基肥配置而成。
施肥
应依据“勤施薄施”的原则,生长旺季每2周施一次花生麸与复合肥的混合肥或腐熟堆肥。肥料的营养成分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由于竹芋为观叶植物,适当增施氮肥,能使叶片色泽更加优美。另外,可用含氮量达46%的尿素配制成0.1%的溶液,加含磷大于50%、含钾大于30%的磷酸二氢钾配制成0.2%的溶液作根外追肥,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用效果较好。喷施时要用细孔喷雾器把叶片正反两面全喷到,每周喷1次,连续喷施3次后停止1次,然后再连续喷施。特别要注意的是施肥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叶片灼伤造成肥害,严重时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冬季休眠期和夏天太炎热时,要停止施肥。
病虫防治
该植物的抗性强,病虫害较少,但在栽培的过程中管理不善时仍有病虫害发生。常见虫害主要有介壳虫、红蜘蛛等;常见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和叶斑病等。
介壳虫
介壳虫主要为粉蚧类,发生在叶片边缘或叶背上,有时也见于叶面。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轻者叶片变黄老化,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出现枯叶、落叶,直至全株死亡;同时介壳虫侵害后的伤口极易感染病毒。介壳虫的繁殖能力强,1年可繁殖多代,5月份为孵化盛期。介壳虫成虫由于有一层蜡质外壳,一般农药难以进入,一旦发生,防治比较困难。在室内栽培通风不畅时,易受介壳虫的危害。
防治方法:根据介壳虫的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尚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施防治。
红蜘蛛
红蜘蛛对植物的危害较为常见,其体小,红褐色至橘黄色,以锐利的口针吸取叶片中的营养,并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谢平衡失调,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红蜘蛛等在温度较高和干燥的环境中,虫体繁殖迅速,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保持环境通风,使环境湿度保持在40%以上,叶背经常喷水能控制红蜘蛛的繁衍。由于农药难以杀死虫卵,一般在虫卵孵化后的成虫、若虫期进行防治,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白绢病
该病较常发生。发生时,茎或叶基部接近土壤处变褐腐烂,长出白色绢状的菌丝体,呈辐射状,能在根际土壤中蔓延,然后引起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初期为白色,后期变成黄色,最终呈褐色或茶褐色如菜籽状,然后引起地上部分枯萎死亡。该病7-8月较为严重,病原为小菌核菌。在土壤过湿、贫瘠缺肥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可在土壤中加入土壤重量0.2%的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土壤;在菌核未形成前拔除病株并挖走周围病土,加入新土;栽培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种植过密。
叶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发病初期呈直径不足l毫米水浸状的小斑点,然后转变为直径约2毫米红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无任何晕圈。该病终年可发生,以9-10月和翌年3月为两个高峰期。在病害发生高峰期,可使大量叶片干枯,凡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栽培过密、积水、土壤贫瘠、荫蔽不足、植株生长势差的种植地危害严重,病残体是本病初次侵染的来源。
防治方法:增施基肥,增强抗病力;及时摘除病叶,减少菌源;掌握在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竹芋具有地下根茎或块茎,叶单生,较大。叶片除基部有开放的叶鞘外,在叶片与叶柄连接处,还有一显著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其内有贮水细胞,有调节叶片方向的作用,即晚上水分充足时叶片直立,白天水分不足时,叶片展开,这是竹芋科植物的一个特征。此外,有些竹芋还‘睡眠运动”,即叶片白天展开,夜晚摺合,非常奇特。
园林绿化
该种叶色丰富多彩,观赏性极强,且多为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性较强,可种植在庭院、公园的林荫下或路旁,在华南地区已有越来越多的种类被应用于园林绿化。种植方法可采用片植、丛植或与其他植物搭配布置。在北方地区,可在观赏温室内栽培用于园林造景观赏。
室内布置
该种由于耐阴性较强,叶色美丽,可直接种植于宾馆、商场、大型会场等公众场所的边角地段作永久布置。但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要适当补充光照并定期向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
盆栽切叶
由于株型美观、叶面颜色五彩斑斓,又具有较强的耐阴性,栽培管理较简单,用于室内盆栽观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大型品种可用于装饰宾馆、商场的厅堂,小型品种能点缀居室的阳台、客厅、卧室等。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每摆放一段时间,应将其放在阳台、窗台阳光较强的地方,增强光照,以利长期观赏。由于叶色斑澜,具有醒目的斑纹,是高档的切叶材料,可直接作插花或用作插花的衬材。
食用药用
根茎中含有淀粉,可食用,具有清肺热、利尿等作用。
-
飞羽竹芋
形态特征飞羽竹芋飞羽竹芋叶缘具波浪褶皱,且密布细小绒毛,摸起来非常舒服,外形手感均像羽毛,故名“飞羽”。具有"睡眠运动”,即叶片白天展开,夜晚摺合,非常奇特。其原理是在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显著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其内有贮水细胞,有调节叶片方向的作用,即晚上水分充足时
-
小浪心竹芋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茎;茎通常不分枝,稀分枝。叶基生或茎生,叶片通常阔大,常有美丽的色彩;叶柄短或极长,具鞘。花序头状或球果状,无柄或具柄,单生或伴有1枚、稀2枚寻常叶;苞片2至数枚,通常螺旋排列,稀2行排列;花通常超过3对,小苞片膜质;萼片3
-
青纹竹芋
形态特征青纹竹芋叶长圆或者披针形叶片,白色线斑分布在中脉两侧,叶背新绿色,不耐寒。与双线最大的区别在于叶色较为浅绿,叶面与叶背相同颜色。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忌强光暴晒。生长适温22-28℃,越冬温度为15℃。要选通透性
-
猫眼竹芋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茎;茎通常不分枝,稀分枝。株高常为60-100厘米。叶基生或茎生,叶片呈长椭圆形,偏细长,页面上的黑色斑点比较圆,像熊猫的眼睛。主脉两侧有白色带与暗绿色带交互成羽状排列,色彩对比鲜明。头状花序,单生、苞片2至数枚,通常螺旋排列,小苞片膜质;萼片3,近相
-
天鹅绒竹芋
形态特征中等大草本,株高0.5-1米。叶片6-20片,长圆状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达16厘米,不等侧,顶端钝,基部渐尖,叶面深绿,间以黄绿色的条纹,天鹅绒一般,十分美丽,叶背幼时浅灰绿色,老时淡紫红色,两面均无毛;叶柄长达45厘米。头状花序卵形,鹅蛋般大小,单独生于花葶上,
-
圆叶竹芋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茎,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具根状茎。叶柄绿色,直接从根状茎上长出,叶片硕大,薄革质,卵圆形,新叶翠绿色,老叶青绿色,有隐约的金属光泽,沿侧脉有排列整齐的银灰色宽条纹,叶缘有波状起伏。花序头状或球果状,无柄或具柄,单生或伴有1枚、稀2枚寻常叶;苞片2至
-
孔雀竹芋
形态特征孔雀竹芋植株密集丛生挺拔株高20-60厘米。叶柄紫红色,从根状茎长出,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黄绿色,在叶的表面绿色上隐约呈现着一种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主脉两侧交互排列,羽状暗绿色长椭形的绒状斑纹,与斑纹相对的叫背面为紫色,左右交互排
-
肖竹芋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健壮,直立,高可达3米。叶1-4片,叶片椭圆形,长30-90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多少心形,成长叶叶面亮绿色,叶背紫红色,幼叶具美丽的玫瑰红或粉红色条纹,后变白,至成长叶颜色消失;叶柄随植株长大而伸长增粗,最长可达1.2米;叶枕圆柱形,无毛或被小柔毛;叶
-
柊叶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根茎块状。叶基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50厘米,宽10-22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急尖,两面均无毛;叶柄长达60厘米;叶枕长3-7厘米,无毛。头状花序直径5厘米,无柄,自叶鞘内生出;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3厘米,紫红色,
-
花叶竹芋
形态特征植株矮小,高25-40厘米,基部有块茎。叶片长圆形、椭圆形至卵形,长7-12厘米,宽5-7厘米,顶端圆而具小尖头,基部圆或心形,边缘多少波浪形,叶面粉绿色,中脉两侧有暗褐色的斑块,背面粉绿或淡紫色;叶枕长约5毫米;叶柄长达2.5厘米。总状花序单生,总花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