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疝草
学名:Herniariaglab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拉丁名
- Spergularia media
- 别名
- 大花草、腐尸花、食人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中央种子目
- 科
- 石竹科
- 种
- 樱草
- 亚科
- 指甲草亚科.
- 族
- 大爪草族.
- 属
- 拟漆姑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治疝草相似植物
学名:Herniariaglabr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指甲草亚科Subfam.Paronychioideae
指甲草族Trib.Paronychieae
治疝草属Herniar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鲜黄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基部多分枝,铺散,长5-18厘米。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7毫米,宽1-3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卵形,膜质,具缘毛;萼片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宽0.5毫米,无毛,顶端圆钝,外面无毛,边缘被缘毛;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柱头乳头状。瘦果卵圆形,长约2毫米;种子1粒,扁圆形,直径约0.5毫米,褐色,具光泽。花期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新疆(北部)、四川(西部)。生于海拔900-2400米的草甸、山坡阳处及沼泽地带。欧洲至中亚地区、蒙古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植物图片:
-
亚灌木香青
亚灌木香青基本信息学名Anaphalissuffruticosa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安宁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较长。秆疏丛生,高25-30厘米,纤细,粗约1.5毫米,三棱形,光滑。叶稍长于秆,边缘外卷呈线形,宽约1毫米,质硬,坚挺,上面粗糙,基部具暗褐色宿存叶鞘。苞片叶状,长于花序,具长鞘。小穗2-3个,雄雌顺序,下部的1个自秆的中部以下生出并具线状长柄,其余的疏远而柄
-
小龙柏
产地分布:原产于中国及日本,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等地。江苏沭阳为龙柏中心产地,龙柏种植面积数量居全国首位。现主要集中产地位于江淮大地上升起的绿色明珠-江苏省沭阳县境内。我区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区域,江淮分水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绿点苗木龙柏产业基地,多年来不断为大江南北的造
-
长叶轮钟草
长叶轮钟草种中文名:长叶轮钟草种拉丁名:Campanumoealancifolia(Roxb.)Merr.种别名:科中文名:桔梗科科拉丁名:Campanulaceae中国植物志:73(2):072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模式采自:锡金是否栽培:野生
-
毛萼莓
形态特征半常绿攀援灌木;枝细,幼时有柔毛,老时无毛,疏生微弯皮刺。单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直径5-10.5厘米,顶端尾状短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黄白色绒毛,沿叶脉有稀疏柔毛,下面叶脉突起,侧脉5-6对,基部有5条掌状脉,边缘不明显的波状并有不整
-
硕距头蕊兰
种名:硕距头蕊兰学名:CephalantheracalcarataS.C.ChenetK.Y.Lang别名:科:兰科属:头蕊兰属产地分布: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漾濞),生境不详。(模式标本产地)形态特征:
-
滇南盆距兰
形态特征滇南盆距兰茎很短,长约5毫米,粗约4毫米。叶绿色带微紫红色,3-6枚,斜立,长圆形,长3-5厘米,宽7-12毫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花序柄淡黄绿色,通常长1.5-2厘米,上部扩大;总状花序长约5毫米,花多达9朵;花苞片卵状三角形,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
-
多花黑麦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越年生或短期多年生。秆直立或基部偃卧节上生根,高50-130厘米,具4-5节,较细弱至粗壮。叶鞘疏松;叶舌长达4毫米,有时具叶耳;叶片扁平,长10-20厘米,宽3-8毫米,无毛,上面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直立或弯曲,长15-30厘米,宽5-8毫米;穗轴柔软,节间长
-
青棕
种名:青棕学名:PtychosoermamacarthuriiH.Wendl.别名:麦克皱子棕科:棕榈科属:皱子棕属产地分布:产新几内亚。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省区有引种,生长良好。形态特征:皱子棕
-
云南柳穿鱼
产地分布产云南(德钦、中甸)。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