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黄
学名:RheumyunnanenseSa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云南大黄相似植物
学名:RheumyunnanenseSam.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蓼目Polygonales
蓼科Polygonaceae
酸模亚科Subfam.Rumicoideae
酸模族Trib.Rumiceae
大黄属Rheum
心叶组Sect.Acuminata
形态特征:
矮小细瘦草本,高30-60厘米,茎基部直径3-6毫米,被短毛,下半部较短或为长乳突状毛。基生叶1-3片,叶片肾状心形或宽心形,长5-7厘米,宽6-8.5厘米,偶稍大,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到深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具短毛,多生于叶脉及叶缘;叶柄细长,长5-8厘米,被锈色毛;茎生叶2-3片,有时最下部一片腋部无花枝,叶片较小,近心形,叶柄亦较短;托叶鞘长1.5-2.5厘米,干后膜质,常破裂。圆锥花序,1-2次分枝,稀疏而稍开展,被毛,花较大,1-3(4)朵成簇,簇间排列较疏;花梗长4-7毫米,关节位于中下部,上部被短硬毛;花被较开展,直径5-7毫米,花被片6,紫红色,卵圆形或宽椭圆形,外轮3片稍小,长3-3.5毫米,内轮3片较大,长约4毫米,脉纹较明显,花被片外侧下部被短硬毛或长乳突毛;雄蕊9,不外露,花丝长1.5-2毫米,花药近球形,紫红色;子房长椭圆形;花盘薄。果实紫红色,矩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13毫米,宽约10毫米,翅稍宽,纵脉靠近翅的边缘。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4000米左右山顶或山坡。
植物图片:
-
毛葡萄
产地分布产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印度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被灰色或褐色蛛丝状绒毛。卷须2叉分枝,密被绒毛,每隔2节间
-
异叶囊瓣芹
基本信息学名PternopetalumcaespitosumSh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iflorae
-
铅笔柏
铅笔柏一般指北美圆柏。
-
书带薹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雾灵山并头黄芩
形态特征雾灵山并头黄芩,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分枝。叶具很短的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被小柔毛;叶片三角状狭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1500-1700米的草地或湿
-
林地前胡
种名:林地前胡学名:PeucedanumdiversifoliumWolff别名:科:伞形科属:前胡属产地分布:模式标本(Wilsonno.36713705)采自中国西部。形态特征:根根颈粗,木质
-
短穗山羊草
形态特征:秆高20-30厘米,直径约2毫米,具3-5节。叶鞘短于节间,边缘及鞘口具细长白毛;叶舌短小,平截;叶片长3-4厘米,宽约3毫米,两面稀被细毛。穗状花序长约2厘米(除去芒),宽7-8毫米,常具3小穗;小穗长约1厘米(除去芒),含2-3小花;颖倒卵形,长7-8毫米,宽约4毫
-
兰屿铁角蕨
形态特征长约35厘米,宽12厘米,顶部短尾状,一回羽状;羽片15-25对,互生,斜展,有短柄(长2-3毫米),各对羽片相距约2厘米,彼此疏离,下部羽片不缩短,长7-9厘米,基部以上宽1-1.3厘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圆楔形,下侧强度斜切,边缘有整齐而细密的锯齿
-
眼子菜
产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发生。形态特征幼苗子叶针状,下胚轴不甚发达,初生叶带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锐尖,全缘。后生叶叶片有3条明显叶脉。成株有匍匐的根状茎,茎细长。浮水叶互生,长圆形或宽椭圆形,略带革质,先端急尖或锐而具
-
花叶球兰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附生于树上或石上;茎节上生气根。叶对生,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5-12厘米,宽3-4.5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侧脉不明显,约有4对。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着花约30朵;花白色,直径2厘米;花冠辐状,花冠筒短,裂片外面无毛,内面多乳头状突起;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