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卫矛
胶东卫矛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Euonymuskiautschovicus
- 别名
- 无
- 科
- 卫矛科
- 属
- 卫矛属
与胶东卫矛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分布于旅顺、大连及山东胶州湾。
形态特征
枝灰绿色。叶对生,薄革质,倒卵形或卵圆形,先端急尖,基部窄楔形,边缘有钝锯齿。花小,淡黄色,由多花形成聚伞花序。蒴果圆形,带淡红色。种子具橙红色假种皮。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惯
暖温带树种,较耐寒。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常生于海岸岩石上。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壤都能生长良好。
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为主,扦插育苗极易成活。
园林用途
卫矛干枝虬曲多姿,叶繁茂葱茏,适宜盆栽观赏,也可在园林中于老树旁、岩石上和花格墙垣边配植。若在陡坡、崖下栽植,任其攀附,颇有野趣。藤茎、根可供药用。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窄叶南蛇藤
形态特征窄叶南蛇藤为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科的一种藤状灌木,小枝密被棕褐色短毛。叶倒披针形,稀阔倒披针形,长6.5-12.5厘米,宽1.5-3.5(-4)厘米,先端窄,急尖或短渐尖,基部窄楔形或楔形,边缘具疏浅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光滑无毛或叶背主脉下部被淡棕色柔毛;叶柄长4
-
刺果卫矛
形态特征叶革质,长方椭圆形、长方卵形或窄卵形,少为阔披针形,长7-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或稍近圆形,边缘疏浅齿不明显,侧脉5-8对,在叶缘边缘处结网,小脉网通常不显;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较疏大,多为2-3次分枝;花序梗扁宽或4棱,
-
皱果南蛇藤
形态特征叶缘稍反卷,上半部具疏浅小锯齿,下半部近全缘,侧脉7-10对,两面凸起,小脉稀疏,脉网不明显;叶柄粗壮,长1-1.5(-2)厘米。花序顶生及上部腋生;花5数。果实近球状或极阔椭圆状,长约10毫米,果皮坚硬,外面具细密横皱纹,内面棕褐色,宿存萼不明显增大,但增厚,果梗粗
-
薄叶南蛇藤
形态特征小枝具稀疏或极稀疏皮孔,皮孔阔椭圆形或近圆形。叶纸质稀厚纸质,阔卵形、阔卵椭圆形或近圆形,长6-13.5厘米,宽3.5-9.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阔,有时楔形下延,叶缘有浅锯齿或细钝短锯齿,侧脉5-7对,弯拱状,彼此近平行,侧脉间小脉亦多彼此平行,叶背粉白色;叶柄
-
大叶黄杨
形态特征大叶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高0.6-2.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
-
皱叶南蛇藤
入药部位根。性味味辛、苦,性凉。功效透发麻疹,祛风通络。主治用于小儿麻疹,风湿痹痛,劳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采集加工
-
灰叶南蛇藤
形态特征灰叶南蛇藤的小枝具椭圆至长椭圆形疏散皮孔。叶在果期常半革质,长方椭圆形、近倒卵椭圆形或椭圆形,稀窄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具稀疏细锯齿,齿端具内曲的腺状小凸头,侧脉4-5对,稀为6对,叶面绿色,叶背灰白色或苍白色;
-
阿拉伯茶
形态特征灌木,高1-5米;小枝密生细小白点状皮孔。叶对生,厚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4-7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钝渐尖,基部窄楔形稍下延,边缘有明显密生饨锯齿;叶柄长3-8毫米。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较短小,长宽均为1.5-2厘米;花序梗粗壮,长5-10毫米,2-4
-
硬果沟瓣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2-12米,在密荫处,常柔弱依附他树;小枝黄绿色,圆柱形或稍扁。叶革质,果时厚革质,窄长椭圆形,椭圆形,偶有倒卵形,长12-27厘米,宽4.5-9厘米,有时叶较小,长7-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近全缘或疏齿状,侧
-
冬青沟瓣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枝条黄棕色。叶革质,卵形或长方卵形,长4~7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抱茎,边缘具明显不规则大齿,齿端具刺,侧脉6~7,弯曲;无叶柄。聚伞花序,花未见。蒴果球状,直径6~8毫米,绿白色,糠秕状斑块较大,但不甚明显;果序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