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花鳞草
秆单生或成疏丛,高60-75厘米,基部径1.5-2.5毫米。叶鞘无毛;叶片扁平,长11-25厘米,宽3.5-7毫米,两面被有长柔毛或上面疏被柔毛或稀少为光滑无毛。
- 拉丁名
- Roegneria anthosachnoides Keng
- 别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小麦族
- 属
- 鹅观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假花鳞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秆单生或成疏丛,高60-75厘米,基部径1.5-2.5毫米。叶鞘无毛;叶片扁平,长11-25厘米,宽3.5-7毫米,两面被有长柔毛或上面疏被柔毛或稀少为光滑无毛。穗状花序下垂,长8-9厘米,具6-8小穗,基部3-4节常无小穗;小穗含5-7小花,淡黄绿色或带紫色,长2.4-3厘米(除芒外),小穗轴节间长约3毫米,被长柔毛;颖披针形,具3-5强壮的脉及1-2条细弱而较短的脉,脉上粗糙,第一颖长5-7.5毫米,第二颖长7-9毫米;外稃披针形,遍生粗而长的毛,尤以接近边缘及上部的毛更为显著,上部显著5脉,中脉粗壮,侧脉较细弱,第一外稃长13-14毫米,先端芒强壮,粗糙而反曲,长2-3.5厘米;内稃与外稃约等长或稍短,脊间上部散生小纤毛;花药红褐色。
产的分布:
产云南、四川等省。生于海拔4000米的山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知子罗县。
-
湖北落芒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崖州竹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分点在于竿较细,其直径一般不超过3厘米,箨鞘背面靠近两侧及近基部处均疏生暗棕色刺毛,其箨片长度约为箨鞘长的一半或更短,且其基部略作圆形收窄,箨舌高约1毫米。(资料来源:植物通)分布范围产广东和广西,常栽培
-
顶芒野青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状茎。秆高50-60厘米,径2-3毫米,乎滑无毛。吐鞘平滑,紧密抱茎;叶舌膜质,长3-5毫米,秆生叶舌长可达7毫米,顶端钝或稍尖;叶片扁平或纵卷,长达25厘米,宽2-4毫米,两面平滑无毛或有时稍糙涩,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10-15厘米,宽达12厘米
-
弯穗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斜,高14-17厘米,具4至5节:植株草绿色或带紫色,尤以向阳面较明显。叶鞘无毛,短于或基部者长于节间,下部者边缘不互相覆盖;叶舌透明膜质,长约0.6毫米,顶部不规则撕裂;叶片狭披针形,长渐尖,质硬,微粗糙,被稀疏疣基长柔毛,长3-12厘
-
翡翠倭竹
产地分布江苏南京和浙江杭州都已栽培。形态特征本栽培型的叶片以具3—5条黄色细窄条纹而与原栽培型不同。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台湾黄花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细弱。秆高40-60厘米,具3-5节。叶鞘光滑,短于节间或基部者较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2-3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无毛或上面具柔毛,长8-13厘米,宽2-3(5)毫米。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长约7厘米;小穗柄被短毛,小穗披针形,长约5毫米;颖膜质,第一颖长3
-
长舌香竹
产地分布产云南绿春。形态特征竿高2.5-3.5米,粗1-1.8厘米,共有20—25节;节间长(6)18—22(32)厘米,圆筒形,绿色,初被灰白色细硬毛,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略具沟槽,中空,竿壁厚2—4.5毫米;箨环黑褐色,无毛;节内环;生的刺状
-
灰竹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白背玉山竹
形态特征竿柄长15-45厘米,粗5-12(15)毫米;节间长(4)8-22毫米,实心。竿高3-6(7)米,粗1.1-1.7厘米;节间长约26厘米,最长者可达33厘米,基部节间长3-5厘米,圆筒形,但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幼时密被厚白粉,竿壁厚2.5-5毫米;箨环隆起木栓质
-
房县野青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少数丛生,直立,粗壮,高100-130厘米,紧接花序以下粗糙,常具3-4节。叶鞘下部者长于节间且被微糙毛,上部者短于节间且疏被微毛或平滑无毛;叶舌干膜质,长披针形,长5-15毫米,顶端易撕裂;叶片线形,长15-90厘米,宽4-10毫米,主脉粗糙,上面具短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