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丛雀麦
多年生,根状茎短缩,密丛型。秆高50-120厘米,直立,被微毛。叶鞘被倒生密短毛或上部者无毛;叶片扁平,长10-25厘米,宽5-12毫米,散生柔毛,边缘毛较多。
- 拉丁名
- Bromus benekeni (Lange) Trim.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密丛雀麦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根状茎短缩,密丛型。秆高50-120厘米,直立,被微毛。叶鞘被倒生密短毛或上部者无毛;叶片扁平,长10-25厘米,宽5-12毫米,散生柔毛,边缘毛较多。圆锥花序开展,长12-20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下垂,主轴各节具3-5枚分枝;分枝细长扩展,具1-4枚小穗;小穗长15-30毫米,披针状渐尖,含5-9小花;颖粗糙,第一颖长7-8毫米,线状披针形,第二颖长9-11毫米,长圆状披针形;外稃长11-14毫米,窄披针形,贴生柔毛,芒长5-8毫米,直伸;内稃明显短于外稃;花药长2.5-3毫米。花期6-7月。染色体2n=28(Roos1975,HindaKova1978,Kozuharovetal.1981)。
产地分布:
产新疆(塔城、昭苏)。生于林缘、灌丛山地草甸、草原及河谷草地。分布于欧洲、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
杭州苦竹
形态特征本变种的新竿密披倒生白色糙毛及紫色细点,且呈紫绿色,节间长28—32(38)厘米,箨鞘绿带紫色,有光泽,无粉,无箨耳,箨片线状披针形等特征与原变种有别。笋期4月底至5月。(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生长环境生长于低山坡或
-
亨利马唐
形态特征:一年生。秆较纤细,基部倾卧地面,节处生根,高20-50厘米,具分枝。叶鞘无毛;叶舌长1-2毫米;叶片狭披针形,长3-8厘米,宽2-5毫米,无毛或散生糙毛。总状花序长4-8厘米,3-9枚呈指状排列;穗轴扁平,具狭翼,宽约0.5毫米;小穗长约2.5毫米,顶端尖;第一颖长约0
-
菲白竹
形态特征菲白竹竹鞭粗约1-2毫米;竿高10-30厘米,高大者可达50-80厘米;节间细而短小,圆筒形,直径1-2毫米,光滑无毛;竿环较平坦或微有隆起;竿不分枝或每节仅分1枝。箨鞘宿存,无毛。小枝具4-7叶;叶鞘无毛,淡绿色,一侧边缘有明显纤毛,鞘口繸毛白色并不粗糙;叶片短小,
-
刚竹
形态特征树竿高2—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白粉,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_L不明显;捧环微隆起。捧鞘背面呈乳黄色或绿黄褐色又多少带灰
-
雪地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型。秆高5-20厘米,径约1毫米,灰绿色。叶鞘短,粗糙;叶舌先端尖,长1-3毫米。叶片扁平或对折,宽1-2毫米,上面和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长2-3厘米,分枝短,粗糙;小穗卵形,含3小花,长3.5-4毫米,紫褐色;第一颖具3脉,长2-2.5毫米,
-
矮鹅观草
形态特征:秆疏丛,基部常倾斜,膝曲,高20-25厘米,通常具2节,节常带褐色。基部叶鞘枯时碎裂呈纤维状,棕褐色;叶片狭线形,通常内卷,长2.5-5.5(蘖生者可长达10.5)厘米,宽1-4毫米,上面具柔毛,下面密生细毛。穗状花序长4.5-7厘米,穗轴棱边具短硬纤毛;小穗稍偏于穗轴
-
巨序剪股颖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30-130厘米,具根状茎或秆的基部偃卧。秆2-6节,平滑。叶鞘短于节间;叶舌干膜质,长圆形,长3-6(11)毫米,先端齿裂;叶片扁平,线形,长5-30厘米,宽0.3-1厘米,边缘和脉粗糙。花序长圆形或尖塔形,疏松或紧缩,长10-25厘米,宽3-10厘米,每节
-
中华草沙蚕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草本,须根纤细而稠密。秆直立,高10-30厘米,细弱,光滑无毛;叶鞘通常仅于鞘口处有白色长柔毛;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具纤毛;叶片狭线形,常内卷成刺毛状,上面微粗糙且向基部疏生柔毛,下面平滑无毛,长5-15厘米,宽约1毫米。穗状花序细弱,长8-11(15)
-
淡竹
产地分布产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地,也是常见的栽培竹种之一。1926年由南京引入美国栽培。模式标本采自美国。形态特征竿高5-12米,粗2-5厘米,幼竿密被白粉,无毛,老竿灰黄绿色;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壁薄,厚仅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同高
-
粉麻竹
形态特征竿高约8米,直径4-6厘米,梢端下垂;节间长25-30厘米,近于无毛,幼时被厚白粉,竿下部各节和节的下方均环生一圈棕色绢毛而无气根;分枝常自竿的第十节左右开始,以数枝簇生,主枝较粗长,在竿下部的分枝稍向下弯曲。箨鞘早落性,背面密被暗棕色贴生的小刺毛,近内侧边缘常有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