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橙
栽培历史香橙的栽培历史悠久,以其果皮含有芳香气味,古人用它作薰香代品。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文物中有本属
- 拉丁名
- 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
- 别名
- 橙子 甜橙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芸香科
- 种
- 香橙
- 亚科
- 柑橘亚科
- 族
- 萝芙木族
- 属
- 柑橘属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香橙相似植物
栽培历史
香橙的栽培历史悠久,以其果皮含有芳香气味,古人用它作薰香代品。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文物中有本属植物的种子。据考证认为是香橙的种子——较粗大且略有棱角,色泽已变灰黑——认为当时是用作薰香料陪葬并保存尸休完整的材料之一。那些种子与其他同类的物品放置在棺穴的西边,而食物类则放置于东边。
形态特征
小乔木。枝通常有粗长刺,新梢及嫩叶柄常被疏短毛。叶厚纸质,翼叶倒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宽0.4-1.5厘米,顶部圆或钝,向基部渐狭楔尖,叶片卵形或披针形,大的长达8厘米,宽4厘米,小的长2.5厘米,宽约1厘米,顶部渐狭尖或短尖,常钝头且有凹口,基部圆或钝,叶缘上平段有细裂齿,稀近于全缘。花单生于叶腋,有下垂性,花梗短;花萼杯状,5-4裂,裂片阔卵形,端尖;花瓣白色,有时背面淡紫红色,长1-1.3厘米;雄蕊20-25枚;花柱长约为子房高的2倍,柱头几与子房等大。
果扁圆或近似梨形,大小不一,大的径达8厘米,小的约4厘米,果顶有环状突起及浅放射沟,蒂部有时也有放射沟果皮祖糙,凹点均匀,油胞大,皮厚2-4毫米,淡红色,较易剥离,瓢囊9-11瓣,囊壁厚而韧,果肉淡黄白色,味甚酸,常有苦味或异味;种子多达40粒,阔卵形,饱满,平滑,子叶乳白色,单或多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近种区别
从外表看,香橙与宜昌橙(学名:CitrusichangensisSwingle),小翼香橙与宽皮橘类,都各有相似之处。中国柑橘园艺学者多年观察,认为宜昌橙的花梗短,花芽形成于秋梢上,与当年的柚出春梢同时开花,花期3月间,果皮较紧贴,种子有明显的棱角,以单胚为主。香4橙的花梗较长,棍合芽,花期多在5月间,果皮比甜橙易但较橘类难剥离,种子圆滑无棱,属多单胚混合型。说明宜昌橙与香橙明显有别。
香橙与温州蜜柑(学名:CitrusreticulataBlancocv.Unshiu)的区别,无论在花、果的形态方面、尤其是子叶的颜色,更非同类。
生长环境
宜温暖、不耐寒、较耐阴,要求土质肥沃,透水透气性好。喜年平均温度15℃以上的地区。
分布范围
中国甘肃、陕西二省南部、湖北、湖南、江苏、贵州、广西及云南东北部的高山地区,野生及栽培。五岭以南不产,是柑橘属分布较广也较北的一种,性耐寒,个别品种为半落叶。
主要价值
药用
香橙果实含有益人体的橙皮苷、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果胶和维生素C等。香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橙叶含O.2%—0.3%,橙皮含O.93%)1.95%,油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癌功效。
香橙味甘,性平。具有生津止渴、疏肝理气、通乳等功效。适用于津少口渴、舌干咽燥、肝郁胁痛及乳汁不通所致的乳房胀痛或结块等症。
橙皮味辛微苦,性温。有理气、化痰、健脾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闷及脘腹胀痛、肠鸣腹泻、痰多咳嗽、食欲不振等症。
另外,香橙还具有消痰降气、和中开胃、宽膈健脾、抗炎消肿、解鱼蟹毒等作用。香橙的叶、皮、核均可人药。
近代多以香橙的果作中药,是枳实或枳壳的代品,在湖南多称为药柑子。耐旱且耐寒,常用作柑橘类的砧木。
营养
具有宽肠、理气、化痰、消食、开胃、止呕、止痛、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闷、腹胀、呕吐、便秘、小便不畅、痔疮出血,解酒、鱼、蟹毒等。
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尤其对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十分有益。维生素C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亦能将脂溶性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是名实相符的保安康抗氧化剂。橙皮中含有果酸,可促进食欲,对胃酸不足的人可帮助消化。
橙子中的纤维素可帮助通便并降低胆固醇。橙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橙皮又叫黄果皮,除含果肉中的成分外,胡萝卜素含量较多,可作为健胃剂、芳香调味剂。
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嫁接法,通过使用根结构和躯干、或根茎与另一芽创建。砧木品种是不重要的,只要它属于一个橙树。芽是一个橙树从中新的四肢和树叶形状的零件。它们识别为沿着树的树干或沿分支彩色小颠簸。有时四月至十一月之间,切出一个单芽,树皮留下约半英寸的芽的两侧。不要侵入树,除去芽;只是刮去一层薄薄的树皮围绕在中心的芽芽即可。
栽培技术
定植
土挖栽植穴:拉线定距,挖定植穴,穴深、宽各80厘米,然后压绿肥50厘米深,回填土40厘米高栽植;田起垄栽植:8米带沟(沟宽60-80厘米,深40-60厘米)开厢,每厢起2垄(垄宽1.5米,垄中心距4米,垄高20-30厘米)。栽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米的树盘,用糠壳覆盖。
土壤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
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
施肥方法
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强肥地力,增强树势。幼树苗弱,根幼嫩,宜勤施薄施,并及时松土除草,及时消灭杂草以节省养分。注意灌排水,保持适度墒情,还要喷洒新高脂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实促进树体的强壮。
幼树施肥
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铵0.4斤或尿素0.2斤。1-3年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克,氮、磷、钾比例以1.0:(0.4-0.5):1.0为宜。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施肥量一般萌芽肥2-3斤化肥,一担粪水;保果肥1-2斤磷钾肥+1斤化肥;壮果肥1-2斤化肥+1-2斤磷钾肥;采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株施50-100斤有机肥+1-2斤化肥。
修剪
在树冠四周枝叶密集处,修剪疏稀,顶部枝条重修剪,内部枝条轻修剪,使树冠内部光照良好,结果多而品质好。在其刀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要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采收
根据柑桔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要等确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者应戴手套,用圆头果剪将果实连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轻拿轻放。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采摘果实。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内壁光滑,采下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包装场或储藏库。避免日晒雨淋。
病虫防治
危害橙子树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螨类、蚧类、潜叶蛾类、炭疽病等。
防治措施:防治上应根据各种病虫的发生特点,结合喷药防治。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炭疽病
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发期和果实成熟前,可选用代森锰锌、松枝酸铜、代森锌、百菌清等喷布树冠,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3-4次。
脚腐病
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对天牛和其他树干害虫的防治;选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对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换砧。药剂防止:刮除病斑后涂药,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螨类
(柑桔红蜘蛛、四斑黄蜘蛛锈壁虱)。开花前后(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红蜘蛛的重点时期:花前虫口密度达1-2头/叶,花后和秋季达5-6头/叶即需进行防治。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锈虱防治主要时期:当年生春梢叶背初现铁锈色;叶或果上虫口密度达每叶2-3头时即时防治。常用药剂有噻螨酮、达螨灵、炔螨特、溴螨酯、双甲眯等,注意保护长须螨、钝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和草蛉等天敌。
蚧类
(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药物防治重点时期:矢尖蚧为第一代若虫期,红蜡蚧为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为幼虫盛发阶段。常用药剂阴噻嗪酮、杀扑磷、苦参碱+烟碱、乐斯本、机油乳剂等。注意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保护和利用日本方头甲、红点唇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
蚜虫
新梢被害率达25%,应即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叮虫脒、乐果、丁硫克威等。应注意保护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潜叶蛾
防治的重点时期为夏、秋梢抽发期(7月上中旬)。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结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的新梢健壮整齐。药剂防治:新梢抽发至1-2cm时喷药,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杀螟丹、氯氟氰菊酯等。
天牛类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捕杀褐天牛成虫;及时削除虫卵、初孵幼虫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纱浸湿乐果等杀虫剂原药后堵塞虫孔,再将虫孔用泥土封闭,以毒杀幼虫。
花蕾蛆
现蕾时选用甲敌粉、二嗪农颗粒等加细土混匀后撒施于树盘土面,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当花蕾直径为2-3mm时(现白时)选用硫磷、敌百虫等喷树冠;尽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园土,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蛹。
-
飞龙掌血
形态特征老茎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枝上的皮孔圆形而细小,茎枝及叶轴有甚多向下弯钩的锐刺,当年生嫩枝的顶部有褐或红锈色甚短的细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无柄,对光透视可见密生的透明油点,揉之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
-
竹叶椒
别名山椒、狗花椒《中国中部植物》、花胡椒、野花椒、臭花椒、山花椒、鸡椒、白总管、万花针、岩椒、狗花椒、菜椒《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贮藏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处。入药部位果实。性味
-
白鲜
形态特征茎基部木质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100厘米。根斜生,肉质粗长,淡黄白色。茎直立,幼嫩部分密被长毛及水泡状凸起的油点。叶有小叶9-13片,小叶对生,无柄,位于顶端的一片则具长柄,椭圆至长圆形,长3-12厘米,宽1-5厘米,生于叶轴上部的较大,叶缘有细
-
楝叶吴萸
形态特征树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开裂,密生圆或扁圆形、略凸起的皮孔。叶有小叶7-11片,很少5片或更多,小叶斜卵状披针形,通常长6-10厘米,宽2.5-4厘米,少有更大的,两则明显不对称,油点不显或甚稀少且细小,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叶背灰绿色,干后略呈苍灰色
-
红肉蜜柚
特征特性红肉蜜柚幼树较直立,成年树半开张,树冠半圆头形,红肉蜜柚的花多为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序带叶或不带叶,以无叶花序居多,亦有少数是这生于结果母枝叶腋或顶端的单花.每花序的花量一般1-20朵.果形倒卵圆形,纵径横径比为15.5:16;单果重1200克~2350克,平均16
-
贡甲
形态描述乔木,高达14米。叶倒卵状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8厘米,宽3.5-7厘米,纸质,全缘;叶柄长1-2厘米,基部略增大呈枕状。花蕾近圆球形,花瓣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质地薄,内面无毛,很少被稀疏短伏毛;花通常单性,雄花的不育雌蕊近扁圆形,无毛,花柱甚短,柱头不增粗;雌花
-
沙田柚
植物学史物种起源沙田柚因广西容县沙田村最先种植故称做沙田柚。沙田柚原名杨核子,发源于广西容县。种植历史沙田柚原名羊额籽。相
-
小芸木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8米的小乔木,胸径10-15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当年生枝、叶轴、花序轴均绿色,密被短伏毛,花萼、花瓣背面及嫩叶两面亦被毛,成长叶无毛。叶叶有小叶7-15片,小叶互生或近对生,两面同色,深绿,叶片平展,斜
-
雷波花椒
形态特征雷波花椒(ZanthoxylumleiboicumHuanginActaPhytotax.Sin.16:82.1978.——Zanthoxylumcalcicolumvar.macrocarpumHuang,l.c.6:67.1957.)叶轴有时有狭窄的
-
岭南花椒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高稀达3米;枝褐黑色,少或多刺,各部无毛。川轴浑圆,叶有小叶5-11片;小叶除位于顶部中央的一片有长1-3厘米的小川柄外其余无或几无柄,整齐对生,很少位于基部的2片为互生状,披针形,位于叶轴基部的通常卵形,长6-11厘米,宽3-5厘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