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复叶耳蕨
新平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xinpinge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新平复叶耳蕨相似植物
新平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xinpingensisChing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1.3米或更高。叶柄长64厘米,粗约8毫米,棕禾秆色,基部疏被深棕色或棕色、线状钻形鳞片,向上略被棕色线形小鳞片,伏生。叶片卵状三角形,长66厘米,宽约46厘米,顶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状羽片,与其下侧生羽片同形,基部阔楔形,三回羽状;侧生羽片6对,基部一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接近,基部一对略较大,三角状长圆形,长32厘米,基部宽16厘米,渐尖头,基部近对称,阔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约18对,互生,有短柄,基部下侧一片特别伸长,阔披针形,长18厘米,宽5厘米,渐尖头,基部楔形,羽状;末回小羽片14对,互生,有短柄,椭圆形,长3.5厘米,宽约1.5厘米,急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齿顶有尖头,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与下侧的第二片同形同大;第二对羽片戟形,二回羽状,基部一对小羽片伸长,长11厘米,宽约3厘米,羽状;第三对羽片披针形,仅基部上侧一片略较大,几全裂。叶干后纸质,淡绿色,光滑,下面有许多小凹点(气孔),叶轴和羽轴光滑。孢子囊群小,每裂片基部上侧1枚(基部上侧裂片2-3对),位于中脉与叶边中间;囊群盖棕色,近革质,全缘,早落。
产地分布
特产于云南南部(新平)。生林下。
-
华南赤车
学名:PellioniagrijsiiHan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ae
-
棕毛粉背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6-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长钻状披针形,中间黑色,边缘棕色。叶簇生;叶柄短于叶片或近相等,长3-9厘米,粗1-2毫米,暗褐色或乌木色,有光泽,通体密被披针形,先端钻形的棕色鳞片和鳞毛;叶片长圆形,先端短尖,下部不变狭或略变狭,长4-1.2厘
-
西藏三瓣果
西藏三瓣果产地分布:产西藏南部(墨脱)。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60厘米。茎不分枝,无毛,下部节间长达12厘米,上部的较短。叶无毛,下部的小于上部的;叶鞘长2.5厘米,口部疏生睫毛;叶片披针形,长9—14厘米,宽2.2—4.5厘米;叶柄短而有翅。聚伞花序集成长
-
假美丽小檗
种名:假美丽小檗学名:BerberispseudoamoenaYing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0.4-2米。枝具棱槽,暗灰色或暗紫红色,具黑色疣点;茎刺三
-
黄槿
黄槿种名:黄槿学名:Hibiscustiliaceus别名:科:锦葵科属:木槿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大陆广东、菲律宾群岛、太平洋群岛、南洋群岛、印度、锡兰等地。台湾生长于全岛海岸附近。形态特征:
-
兰屿罗汉松
兰屿罗汉松学名:PodocarpuscostalisPresl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松杉纲Coniferopsida罗汉松目Podocarpales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属Podo
-
萝卜根老鹳草
种名:萝卜根老鹳草学名:GeraniumnapuligerumFranch.别名:科:牻牛儿苗科属:老鹳草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部,甘肃南部和陕西秦岭。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
冷衫异燕麦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细而坚韧。秆直立,紧密丛生,基部残存枯萎的叶鞘,高20-40厘米,具1-3节。叶鞘松弛,常长于节间;秆生叶舌极短小,仅长约0.5毫米或缺如,顶端截平;叶片细线形,直立或向上斜升,常纵卷,长10-25厘米,宽2-4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光滑。圆锥花序窄狭,线状披
-
龙眼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板状根较明显;树皮黄褐色,粗糙,薄片状脱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一15厘米,宽2.5一5.0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2一15厘米,花杂性,簇生,黄白色;花粤
-
细叶地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50厘米,根茎粗壮,分出较多细长根。茎有稜,光滑。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7-9对,叶柄无毛,小叶有柄,带形或带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1.5-1.7厘米,基部圆形、微心形至斜阔楔形,顶端急尖至圆钝,边缘有多数缺刻状急尖锯齿,两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