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肋复叶耳蕨
近肋复叶耳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近肋复叶耳蕨相似植物
近肋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costulisoraChing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84厘米。叶柄长45厘米,粗4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褐棕色、披针形鳞片,向上连同叶轴密被褐色基部卵形,向上钻状小鳞片,叶片卵状长圆形,长39厘米,下部宽23厘米,渐尖头,基部圆形,三回羽状;羽状羽片7对,近对生,有柄,斜展,接近,基部一对最大,长三角形,长18厘米,基部宽8厘米,长渐尖头,基部不对称,圆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18对,互生,有短柄,基部下侧一片略伸长,披针形,镰刀状,长8厘米,基部宽1.8厘米,渐尖头,基部对称,圆形,羽状;末回小羽片12对,互生,基部一对分离,长圆形,长1厘米,宽约5毫米,钝头并具1个弯短芒刺,全缘或几全缘;第二对羽片较小,阔披针形,长12厘米,宽4厘米,渐尖头,羽状;小羽片16对,下部的有短柄,镰刀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有耳凸起,下侧斜切,边缘浅裂,裂片圆头,全缘。叶干后纸质,淡绿色,光滑,羽轴和小羽轴下面密被黑褐色、钻形小鳞片。孢子囊群小,每小羽片9-10对(耳片3-6枚),靠近中脉;囊群盖深棕色,厚膜质,早落。
产地分布
特产于四川(峨眉山清音阁)。山坡疏林下,海拔750米。
-
薄果猴欢喜
薄果猴欢喜基本信息学名Sloanealeptocarpa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杜英科
-
箱根乱子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匍匐根茎,长3-5厘米,径约2毫米,被质地较硬且背部隆起的鳞片。秆直立,上部不分枝,细弱,高40-80厘米,基部径约1毫米,光滑无毛,节处稍膨大,尤以基部为最明显。叶鞘疏松,光滑无毛,长于或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0.5-1毫米,先端平截,呈破碎状;叶片扁平,长
-
炉霍小檗
种名:炉霍小檗学名:BerberisluhuoensisYing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1.2米。枝暗灰色,具条棱,生稀疏黑色疣点;茎刺单一或三分叉,
-
睡火莲
形态特征睡火莲每年只开七天,睡火莲外面是紫色的花瓣,中间只有许多金色的触角,里面有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蕊,只有在凋谢的前一刻才会张开。生长环境喜照光充足、通风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水质清洁及温暖的静水,适宜的水深为25~30Cm。耐寒睡莲在根部泥土
-
临安槭
临安槭学名AcerlinganenseFangetP.L.Ch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槭树科Acer
-
球花马蓝
入药部位地上部分或根。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归心、肺、胃、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治用于温病烦渴,发斑,吐衄,肺热咳喘,咽喉肿痛,
-
蒙古鸦葱
蒙古鸦葱基本信息学名ScorzoneramongolicaMaxi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
-
南方大叶柴胡
产地分布产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态特征本变型植株较高大粗壮。茎中部以上的叶呈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基部渐窄呈楔形或圆楔形,很少呈状耳形,花柄较粗短,花时长3—4毫米,果时可延长至6—8毫米;花瓣黄色,中脉带紫色。果长圆形,长5.5—7毫米,宽约2
-
小牛鞭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直立,密丛生,质柔软,高30-35厘米,直径1-2毫米,节上无毛。叶鞘无毛;叶舌膜质;叶片线形,长8-10厘米,宽约5毫米,两面无毛。总状花序直立或弧曲,单独顶生,长可达10厘米,直径约2毫米,稍压扁。无柄小穗紧贴总状花序轴;第一颖卵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
-
高茎卷瓣兰
产地分布产西藏南部(定结)。生于海拔24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岩石上。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印度东北部、越南。模式标本产于锡金。形态特征假鳞茎聚生,圆柱形,长约4厘米,中部粗约6毫米,上端变窄,顶生1枚叶,干后古铜色,具许多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