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嚎秋海棠
粗嚎秋海棠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Viola orientalis W. Beck.
- 别名
- 朝鲜堇菜、黄花堇菜,小堇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堇菜科
- 属
- 堇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粗嚎秋海棠相似植物
粗嚎秋海棠基本信息
学名BegoniacrassirostrisIrmsch.
别名红小姐(图考),大半边莲,老疽草(全国中草药资料),大海棠、酸脚杆、马酸通(屏边)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山茶亚目Theineae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秋海棠属Begonia
秋海棠组Sect.Begonia
无翅亚组Subsect.Crassirostres
圆果系Ser.Crassirostre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球茎膨大,呈不规则块状,直径可达2.5厘米,有残存褐色的鳞片和多数粗壮纤维状根。茎高0.9-1.5米,直立,细弱,微弯曲,多节,有棱,褐色。叶互生,具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5-17厘米,宽3.4-7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极偏斜,呈微心形,窄侧宽楔形至微心形,宽侧向下延长1.5-5厘米,宽2.5-5.8厘米,呈宽圆耳锤状,边缘有大小不等极疏的带突头之浅齿,齿尖有短芒,幼时明显,上面褐绿色,无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近无毛,掌状7(-8)条脉,窄侧2(-3)条,宽侧4条,均达叶缘,中部以上呈羽状脉;叶柄长2.5-4.7厘米,近无毛;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无毛,早落。花白色,2-4朵,腋生,二歧聚伞状,一次分枝长1.2-1.5厘米,二次分枝长约3毫米;花梗长8-12毫米,近无毛;苞片膜质,披针形,长5-10毫米,先端渐尖,无毛,早落;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呈长方形,长约8.5毫米,宽约5-6毫米,先端平,内轮2枚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平;雄蕊多数,花丝离生,长1-1.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8毫米,先端微凹;雌花:花被片4,和雄花被片相似;子房近球形,顶端具长约3毫米之粗喙,3室,中轴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3,近基部合生,柱头呈螺旋状扭曲,并带刺状乳突。蒴果下垂,果梗长约12毫米;轮廓近球形,直径约17-18毫米,无毛。顶端具粗厚长喙,无翅,无棱;种子极多数,小,淡褐色,光滑。花期4-5月,果期7月。
产地分布
产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贵州和云南东南部和南部,江西也有记录(未见标本)。生于山谷水旁密林中阴处,河边阴处湿地、山坡阴处疏林中、山谷溪旁灌丛中和山谷水沟边,海拔600-2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
本种提示
该种除以子房3室,又以叶边之齿极疏而浅以及蒴果顶端具粗厚之长喙,而区别于无翅秋海棠B.acetosellaCraib和角果秋海棠B.tetragonaIrmsch.。
-
荸荠
形态特征荸荠是莎草科植物荸荠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15-60厘米,直径1.5-3毫米,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
-
稻城垂头菊
稻城垂头菊基本信息学名Cremanthodiumdaochengens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
-
金雀花黄堇
产地分布产甘肃南部(西固、岷县、迭部、文县)和四川西部(南坪、平武、松潘、阿坝、茂演、壤塘、色达、甘孜、炉霍、道孚、马尔康、康定、雅江、九龙)形态特征直立草本植物,高15-40(-60)厘米。须根多数成簇,狭纺锤状圆柱形,长1-3厘米,粗不足1
-
武夷蒲儿根
武夷蒲儿根基本信息学名Sinoseneciowuyiensis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锯齿沙参
锯齿沙参基本信息学名Adenophoratricuspidata(Fisch.exRoem.etSchult.)A.D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直立隐花马先蒿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直立隐花马先蒿种拉丁名:PediculariscryptanthaMarq.etShawsubsp.erectaTsoong属中文名:马先蒿属属拉丁名:Pedicularis国内分布:西藏昌都地区西南部
-
轮叶过路黄
轮叶过路黄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klattianaHance别名轮叶排草(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观音山金足草
基本信息学名Goldfussiafeddei(Levl.)E.Hossai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羽裂粘冠草
羽裂粘冠草羽裂粘冠草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自中部分枝。头状花序半球形,排列疏散。外围舌状雌花舌片线形,顶端无齿裂;中管状花檐部宽钟状。瘦果压扁,倒披针形。花果期8-9月。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
-
豆果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西(德保、桂林)、云南(兰坪、元江、蒙自、西双版纳、文山)、贵州(望谟)。国外分布: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也有。形态特征乔木,幼时附生于它树,高5-15米;树皮灰色,光滑。叶厚革质,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