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微孔草

微孔草

编辑:漆雕敢琴发布时间:2021-02-15 13:15:39

微孔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hlox subulata Linn.
别名
丛生福禄考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花荵科
针叶天蓝绣球
天蓝绣球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微孔草相似植物

微孔草

基本信息

学名Microulasikkimensis(Clarke)Hems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Subfam.Boraginoideae

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

微孔草属Microula

微孔草组Sect.Schistocaryum

微孔草系Ser.Myosotidiae

形态特征

茎高6-65厘米,直立或渐升,常自基部起有长或短的分枝,或不分枝,被刚毛,有时还混生稀疏糙伏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卵形、狭卵形至宽披针形,长4-12厘米,宽0.7-4.4厘米,顶端急尖、渐尖,稀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中部以上叶渐变小,具短柄至无柄,狭卵形或宽披针形,基部渐狭,边缘全缘,两面有短伏毛,下面沿中脉有刚毛,上面还散生带基盘的刚毛。花序密集,直径0.5-1.5厘米,有时稍伸长,长约达2厘米,生茎顶端及无叶的分枝顶端,基部苞片叶状,其他苞片小,长0.5-2毫米;花梗短,密被短糙伏毛;花萼长约2毫米,果期长达3.5毫米,5裂近基部,裂片线形或狭三角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和长糙毛,边缘密被短柔毛,内面有短伏毛;花冠蓝色或蓝紫色,檐部直径5-9(-11)毫米,无毛,裂片近圆形,筒部长2.5-3.8(-4)毫米,无毛,附属物低梯形或半月形,长约0.3毫米,无毛或有短毛。小坚果卵形,长2-2.5毫米,宽约1.8毫米,有小瘤状突起和短毛,背孔位于背面中上部,狭长圆形,长1-1.5毫米,着生面位腹面中央。5-9月开花。

产地分布

分布于陕西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中甸以北)、西藏东部和南部。生海拔3000-4500米(在青海东部和甘肃一带海拔为2000-3000米,在陕西西南部低达1900米)山坡草地、灌丛下、林边、河边多石草地,田边或田中。锡金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微孔草耐寒,耐旱,喜强光照。生长于高寒草甸、林地、灌丛和次生植被中,常与1年生作物或1-2年生野生植物混合生长形成植物群落。这些群落与环境之间未达到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群落内部物种成分常发生变化。随原有种的消失,新物种的入侵,微孔草的数量逐步减少,有时从群落中消失。微孔草在植物群落中通常不是优势种,其优势度处在7%-15%。它作为次生演替初始阶段植被成员而占据有效空间,成为高山地区次生植被中的生态适宜种而生存。

主要价值

药用:微孔草是传统藏药,全草可治疗眼疾、痘疹等病。

经济:微孔草综合利用价值高,种子提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可作动物饲料;茎秆可作牲畜饲料;花是优质蜜源,并有观赏价值。

相关植物
  • 滨海薹草

    形态特征小穗多数,常1-3个出自同一苞片鞘内,在下面则同一个鞘内具1-3个由几个小穗排列成的总状花序,排列疏松,间距最长可达18厘米,向顶端则渐短,全部小穗均为雄雌顺序,雄花部分较雌花部分短很多,少有顶生小穗为雄性,狭圆柱形或近披针形,长(1)1.5-3.5厘米,具柄。雄花鳞

  • 凹脉越桔

    凹脉越桔基本信息学名VacciniumimpressinerveC.Y.W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杜鹃花

  • 宽叶母草

    宽叶母草植物介绍:宽叶母草,为玄参科母草属鸭跖草单子叶植物纲,喜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田边,沟旁等湿润处生长。主要作入药用途。一年生草本,高5-15厘米;根须状;茎直立,不分枝或有时多枝丛密,而枝倾卧后上升,茎枝多少四角形,棱上有伸展的细毛。叶无柄或有短柄,柄长约3毫米;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

  • 中越凤尾蕨

    形态特征岭南凤尾蕨植株高约75厘米。根状茎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鳞片。叶簇生;柄长30厘米,粗约2毫米,基部深栗色,向上及叶轴为浅栗色,有光泽,上面有狭纵沟;叶片卵形,长约45厘米,宽约25厘米,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三回深羽裂);侧生羽片7-9对,近对生,斜向上,下部羽片

  • 花乃井

    简介花乃井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植株小型或微型,直径在3-5厘米,叶片肉质肥厚,匙形,有短柄或无柄,轮生,排列紧密,形成莲座状,蓝绿色、或紫色、粉红色,叶片有白粉,叶端钝圆,有小尖,或几乎无尖。易生侧芽,从植株底部长出,容易长成群生株,花期春季。花乃井,习性比较强

  • 大叶赤车

    学名:Pellioniamacrophyll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

  • 海南李榄

    海南李榄基本信息学名LinocierahainanensisMerr.etChun别名海南流苏树(考察与研究)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独龙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细瘦,圆柱形,灰褐色或褐色,小枝具细柔毛,疏生黄色无柄腺体,具极稀疏钩状小皮刺。单叶、卵状披针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顶端长尾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面均被黄色无柄腺体,仅沿叶脉具柔毛,边缘有不整齐具长突尖头的锐锯齿,侧脉7-8对;叶柄长1-2厘

  • 散生栒子

    形态特征落叶直立灌木,高1-2米,分枝稀疏开展;枝条细瘦开张,小枝圆柱形,暗红褐色或暗灰褐色,幼嫩时具糙伏毛,成长时脱落,老时无毛。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7-20毫米,宽5-10毫米,先端急尖,稀稍钝,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上下两面有短柔毛,老时上面脱落近于无毛;

  • 猴樟

    植物形态乔木,高达16米。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