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蜂斗菜
掌叶蜂斗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掌叶蜂斗菜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PetasitestatewakianusKitam.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千里光族Senecioneae
款冬亚族Subtrib.Tussilaginae
蜂斗菜属Petasites
形态特征
根状茎长,匍匐状,径达7-10毫米,雄性花贡高50厘米,雌株超过50厘米,全株被蛛丝状微卷毛;苞叶卵状长圆形,长4-4.5厘米,宽1.5-1.6厘米,无柄,顶端钝,有平行脉,全缘,被密丛卷毛,上部苞片长圆形,退化;叶全部基生,具长叶柄,叶柄长20-30厘米,初时被卷长柔毛,后变无毛;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10-23厘米,宽20-40厘米,或更宽,掌状浅裂(不达中部);裂片7-9,楔形,顶裂片通常三裂,具小尖头的齿,上面绿色,被卷微毛,下面被密白色卷毛,质薄,雄性头状花序伞房状或圆锥状排列;花序梗长4-8厘米;雌性头状花序同形或异形,边缘小花雌性,中央小花两性,淡紫色或白色;总苞半球形,长宽10毫米,基部有线状披针形苞片;总苞片1层,覆瓦状,狭长圆形,顶端钝,背面下部被卷柔毛;雌花结实,花冠丝状,长10毫米,舌片长1毫米;花柱2浅裂;两性花不结实;花冠管状,长10.5毫米,管部狭,长6毫米;裂片长3毫米;花药基部二浅裂;花丝上部节状增粗;花柱稍伸出花冠,上部棒状增粗,近顶端环状,短2浅裂,被微硬毛。瘦果,圆柱形,长3-3.5毫米,顶端截形,无毛。雌花冠毛白色,长9-12毫米,细刚毛状,顶端狭,具微糙毛;雄花冠毛少数,长4毫米,刚毛状,花序托盾状。雄性头状花序长达40厘米,具异形小花;总苞花期长7毫米,宽10-14毫米;雌花多数,花冠丝状,长6毫米,顶端截形;花柱长8毫米,顶端二裂;雄花花冠管状,长6.5毫米;管部狭,长3.5毫米。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萝北、伊春、东宁等)。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萨哈林岛也有分布。模式采自萨哈林岛。
本种提示
北村四郎发表此种时,指出本种的叶掌状浅裂(不达中部),舌片长仅1毫米;瘦果长2毫米而与北美产的P.palmatusA.Gray相区别。俄罗斯学者Kuprjian却把远东的植物列于后者,并且把本种作为后者的异名处理,显然是不适宜的。北美产的P.palmatusA.Gray其叶心形至肾形,掌状深裂,裂片超过叶片的2/3,倒卵形至长披针形,具齿至撕裂;雌花明显舌状,舌片长5毫米;瘦果长仅2毫米,不仅在特征上有别于本种,在地理分布上亦各异。JanToman(1972)把本种和后者作为两个独立的种处理,置于两个不同的亚属中。
-
圆叶桉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数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大多数的幼态叶是对生的,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生
-
琥珀千里光
琥珀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ambraceu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
-
贵州红芽大戟
基本信息学名KnoxiamollisWightetAr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eae
-
四轮香
四轮香基本信息学名Hanceolasinensis(Hemsl.)Kudo别名野藿香(四川峨眉),汉史草(中国植物科属检索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弯曲碎米荠
弯曲碎米荠学名CardamineflexuosaW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
-
陕西石蒜
形态特征陕西石蒜为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直径约5厘米。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50厘米,中部最宽处达1.8厘米,基部宽约0.8厘米,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花茎高约50厘米;总苞片2枚,淡粉红色,阔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7厘米,基部最宽处达1.2厘米;伞形花序有花5-8朵
-
海南大叶白粉藤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通常较小,长6-9厘米,宽4-6.5厘米,下面老后丁字着生毛脱落几无毛或残留极稀疏毛,种脐在种子背面基部以上,腹部洼穴呈沟状从种子基部1/4处向上达种子中部,可以区别。花期4月,果期5月。生长环境生长于灌丛、草
-
细叶紫薇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具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有微柔毛,侧脉3-7对,小
-
林下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分布: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叶簇生(10-15片),同型;能育叶的柄比不育叶的柄长2倍以上,长20-30厘米,粗1-1.5米,栗褐色
-
箬棕
形态特征乔木状,单生,高9-18米甚至更高,直径约60厘米,常常被覆交叉状的叶基,浅裂成不规则的间断的裂缝,茎基常被密集的根所包围。叶为明显的具肋掌状叶,长达1.8米,具多数裂片(可达80片),长1.3-1.4米,裂片先端深2裂,具细条纹和明显的二级和三级脉,两面同色(绿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