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叶白粉藤
海南大叶白粉藤一种植物
- 拉丁名
- Cissus repanda Vahl var. subferruginea (Merr.& Chu
- 别名
- 爬树藤、常春藤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龙胆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海南大叶白粉藤
- 亚科
- 夹竹桃亚科
- 族
- 青牛胆族
- 属
- 白粉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海南大叶白粉藤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通常较小,长6-9厘米,宽4-6.5厘米,下面老后丁字着生毛脱落几无毛或残留极稀疏毛,种脐在种子背面基部以上,腹部洼穴呈沟状从种子基部1/4处向上达种子中部,可以区别。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灌丛、草坡或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海南。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相关资料
海南大叶白粉藤(变种)
C.repandaVahlvar.subferruginea(Merr.&Chun)C.L.LiinChin.J.Appl.Environ.Biol.2(1):49.1996.——ParthenocissussubferrugineaMerr.&ChuninSunyatsenia5:120.1940;W.T.WanginActaPhytotax.Sin.17(3):90.1979inclavi.
-
金秀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密被锈色柔毛。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倒卵长椭圆形,长12.5-26厘米,宽6.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上半部有7-9个疏齿,下半部全缘,侧生小叶卵椭圆形,长0.5-21厘米,宽5-11厘米,顶端短尾尖,基部不对称,近圆形或
-
东南葡萄
产地分布产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幼枝近圆柱形,无毛,带红紫色;卷须与叶对生。叶无毛,卵形,有时狭卵形,长9-19厘米,宽4-12.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疏生小齿,下面密被白粉,侧脉5-6对,下
-
澜沧乌蔹莓
产地分布产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海拔:1100-1200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扁担藤
基本信息【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planicaule(Hook.f.)Gagnep.,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采收】:藤茎根可入药,全年均
-
红枝崖爬藤
产地分布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越南和柬埔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不分枝,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8-16厘米,宽5-5.5厘米,[1]顶端短尾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每侧有7-8个疏齿,
-
柔毛崖爬藤
产地分布产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9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于沟谷林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温州葡萄
简介温州葡萄现拥有葡萄种植面积将近1万亩,葡萄品种达到60多个,主要有欧亚种高档葡萄(俗称提子)经地球、白鸡心、美人指、黄金指、里扎马特等,以及欧美种常规葡萄藤稔、高妻、红富士、巨峰、京亚、红地球等。大部分的葡萄种植基地分部在平阳县和乐清市,其中平阳县鳌江镇现有葡萄种植面积4
-
华东葡萄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长6-13厘米,宽5-11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角,每侧边缘16-25个锯齿,齿端尖锐,微不整齐,上面
-
毛狭叶崖爬藤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狭叶崖爬藤(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小枝、花序梗、花梗、叶柄及叶下面脉上被短柔毛。花期6月,果期8-11月。生长环境毛狭叶崖爬藤生于海拔2300-2600米的山谷林中。分布范围毛狭叶崖爬藤产于云南、西
-
乳源葡萄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纤细,圆柱形,纵棱纹不明显,无毛。卷须不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戟形或卵状戟形,不分裂或下部3-5浅裂,长5-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基缺凹成锐角或钝角,边缘每侧有不整齐7-10个细牙齿,上面绿色,无毛或上面侧面边缘有稀疏极短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