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俄洛风毛菊
东俄洛风毛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东俄洛风毛菊相似植物
东俄洛风毛菊基础信息
学名Saussureapachyneura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菜蓟族Cynareae
飞廉亚族Carduinae
风毛菊属Saussurea
风毛菊亚属Subgen.Saussurea
羽裂组Sect.Cyathidium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28厘米。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颈部被稠密的深褐色的叶柄残迹。茎直立,被锈色短腺毛或变无毛。基生叶莲座状,有叶柄,柄长2-9厘米,紫红色,被蛛丝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28厘米,宽1.5-4厘米,羽状全裂,侧裂片6-11对,椭圆形或卵形,基部与羽轴宽融合,边缘有不等大三角形粗锯齿,齿顶有小尖头。茎生叶少数,1-3个枚,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较小,全部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被稀疏的短腺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总苞钟状,直径2.2-3.5厘米;总苞片5-6层,质地坚硬,边缘紫色,下部麦秆黄色,上部绿色,外面被稀疏短柔毛,外层长圆形或披针形,长7毫米,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常反折,中层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1.7厘米,宽5毫米,顶端渐尖,常反折,内层披针状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3毫米,顶端渐尖,有小尖头。小花紫色,长1.8厘米,细管部长1.1厘米,檐部长7毫米。瘦果长圆形,长3-3.5毫米,褐色,有横皱纹。冠毛白色,稍带褐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2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5厘米。花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分布四川(稻城、康定、茂汶、东俄洛)、云南(丽江、贡山、中甸、德甸)、西藏(察隅、朗县、加查、亚东)。生于山坡、灌丛、草甸、流白滩,海拔3285-4700米。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东俄洛。
-
耿马猪屎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铺地草本,体高约10厘米;茎枝圆柱形,基部多分枝,纤细,被稀疏伸展的长柔毛。叶无托叶;单叶,叶片膜质,椭圆形,长1-2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渐狭,两面被毛;叶柄短。花
-
淡黄花兜被兰
学名:NeottiantheluteolaK.Y.LangetS.C.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
-
金叶景天
形态特征植株高5至7厘米,茎匍匐生长,节间短,分枝能力强,丛生性好。单叶对生,密生于茎上,叶片圆形,金黄色,鲜亮,肉质。生长环境植株高5至7厘米,茎匍匐生长,节间短,分枝能力强,丛生性好。单叶对生,密生于茎上,叶片圆形,金黄色,鲜亮,肉质。
-
木贼状荸荠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台湾、江苏、广东、海南。国外分布: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南洋群岛和印度。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生长习惯低海拔地区水田中、池塘边、潮湿地繁殖培育暂无园
-
阔基鳞毛蕨
学名Dryopterislatibasis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
牙痈草
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山芬芦、粘娘娘。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胃、肾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缟叶竹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叶剑形,叶缘生长习惯耐旱耐阴,栽培以富含有机质的砂繁殖培育用扦插法,春至夏季为扦插适期。园林用途可庭园美化,是
-
雪光
产地分布:原产巴西南部。形态特征:球体单生,扁球形至球形,直径6~10cm,具棱30枚。小的疣状突起螺旋状排列。周刺丝状,初为黄色,后变白。花漏斗状,橙红至红色。单多花可开放7~10天。生长习性:产地阳光充足,干旱。
-
密序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短匍匐根状茎。秆丛生,高20-40(-60)厘米,细瘦,直立,基部增厚成鳞茎状。叶舌长0.5-1.5毫米;分蘖叶长5-8厘米,宽约1.5毫米,对折,茎生叶长4-6厘米,内卷,质硬。圆锥花序紧缩稠密,长4-7厘米,分枝短,粗糙;小穗长3-5毫米,宽2-3毫米,含
-
年宵花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习惯用各色花卉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这样的花卉又称为年宵花。在我国广大地区,由于这季节开放的鲜花种类并不多,因此,习惯上主要用花期正好在春节前后1月---2月开放的蕙兰、腊梅、水仙来点缀家庭。科学分类界:植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