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多年生植物 > 澜沧乌蔹莓

澜沧乌蔹莓

编辑:简华胜发布时间:2021-01-31 14:06:01

澜沧乌蔹莓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学名
Cayratiatimoriensis(DC.)C.L.Livar.mekongensis(C.Y.WuexW.T.Wang)C.L.Li
别名
葡萄科
乌蔹莓属

与澜沧乌蔹莓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云南。

形态特征

暂无

生长习惯

海拔:1100-1200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相关植物
  • 长柄地锦

    产地分布产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几无毛。卷须总状6-11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微膨大呈拳头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3小叶,稀在细小长枝上有小型单叶3裂者,中央小叶倒卵椭圆形,侧生小叶卵椭圆

  • 十字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茎扁压,小枝圆柱形,褐色,有坚硬的瘤状突起,无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椭圆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长11.5-13厘米,宽2.5-5厘米,最宽处在小叶上部,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每侧有4-5个波状锯齿,齿细小,侧生小

  • 桑叶葡萄

    产地分布产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叶片常有3浅裂至中裂并混生有不分裂叶者。花期5-7月,果期7-9月。生长习惯生山坡、沟谷灌丛或疏林中,海拔100-1300米。繁

  • 锈毛喜马拉雅崖爬藤

    形态特征本种与喜马拉雅崖爬藤(原变种)不同在于,子房有锈色柔毛。花期5月,果期7-8月。生长环境生长于山谷林中。分布范围锈毛喜马拉雅崖爬藤产自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屏边。

  • 爬墙虎

    形态特征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藤茎可长达18米(约60英尺)。夏季开花,花小,成簇不显,黄绿色或浆果紫黑色,与叶对生。花多为两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

  • 三裂蛇葡萄

    产地分布产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疏生短柔毛,以后脱落。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

  • 疣枝刺葡萄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最低海拔:1200最高海拔:1600生境:山坡灌木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异叶地锦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8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呈吸盘状。两型叶,着生在短枝上常为3小叶,较小的单叶常着生在长枝上,叶为单叶者叶片卵圆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

  • 柄果崖爬藤

    形态特征小叶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4—8厘米,最宽处在上半部,顶端短尾尖或骤尾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不对称,上半部边缘每侧有2—4个钝锯齿,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叶柄长4—9.5厘米,中央小叶柄长1.5—2.6厘米,侧生小叶柄长0.2—0

  • 狭叶崖爬藤

    产地分布产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形态特征草质藤本。小枝纤细,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小叶卵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长1.5-9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尾尖、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