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子
甘露子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ora tenuior 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塔花族
- 属
- 新塔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甘露子相似植物
甘露子基本信息
学名StachyssieboldiiMiq.
别名甘露儿、地蚕(救荒本草),地牯牛(贵州铜仁、贵阳,四川),地钮(贵州都匀),旱螺蛳(湖北鹤峰),罗汉菜(云南丽江),益母膏(河北),米累累(河南卢氏),地母、地蕊(四川茂汶),地蚕、宝塔菜、螺蛳菜(中国蔬菜栽培学)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
野芝麻族Lamieae
野芝麻亚族Subtrib.Lamiinae
水苏属Stachys
水苏组Sect.Stachys
甘露子系Ser.SieboldianaeC.Y.Wu
甘露子(原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在茎基部数节上生有密集的须根及多数横走的根茎;根茎白色,在节上有鳞状叶及须根,顶端有念珠状或螺狮形的肥大块茎。茎直立或基部倾斜,单一,或多分枝,四稜形,具槽,在稜及节上有平展的或疏或密的硬毛。茎生叶卵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圆形,长3-12厘米,宽1.5-6厘米,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有时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内面被或疏或密的贴生硬毛,但沿脉上仅疏生硬毛,侧脉4-5对,上面不明显,下面显著,叶柄长1-3厘米,腹凹背平,被硬毛;苞叶向上渐变小,呈苞片状,通常反折(尤其栽培型),下部者无柄,卵圆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比轮伞花序长,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部者短小,无柄,披针形,比花萼短,近全缘。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组成长5-15厘米顶生穗状花序;小苞片线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狭钟形,连齿长9毫米,外被具腺柔毛,内面无毛,10脉,多少明显,齿5,正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约4毫米,先端具刺尖头,微反折。花冠粉红至紫红色,下唇有紫斑,长约1.3厘米,冠筒筒状,长约9毫米,近等粗,前面在毛环上方略呈囊状膨大,外面在伸出萼筒部分被微柔毛,内面在下部1/3被微柔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4毫米,宽2毫米,直伸而略反折,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下唇长宽约7毫米,外面在中部疏被柔毛,内面无毛,3裂,中裂片较大,近圆形,径约3.5毫米,侧裂片卵圆形,较短小。雄蕊4,前对较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扁平,先端略膨大,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纵裂,极叉开。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小坚果卵珠形,径约1.5厘米,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
产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及江苏等省区,原产我国,野生于华北及西北各省区,余地均多栽培;生于湿润地及积水处,海拔可达3200米。欧洲,日本,北美等地广为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用途
地下肥大块茎供食用,形状珍奇,脆嫩无纤维,最宜作酱菜或泡菜。贵州用全草入药,治肺炎、风热感冒。
本种提示
本种在中日文参考书中常误从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作草石蚕,非是。
变种
1.软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毛被灰白,密集或常疏生,虽平展及直伸,但很纤细而短。
产山西及陕西;生于山谷潮湿地或水沟边,海拔800-1600米。模式标本采自山西安邑中条山。
2.近无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各部近于无毛。
产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生于坡地上,海拔24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秭归。
-
魔星花
形态特征魔星花种植:大花魔星花为萝藦科,多年生肉质草本,别称大花犀角,原产于南非,魔星花植株植株在基部多分枝,呈丛状,向上直立生长,肉质茎,灰绿色,茎粗,四角棱状,棱边有齿状突起及很短的柔毛,茎高20公分~30公分,茎粗约3公分~4公分。花期约6~
-
小单花荠
学名PegaeophytonminutumHa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
-
缺刻乌头
形态特征缺刻乌头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胡萝卜形,长约达6.5厘米,粗约1.2毫米。茎高100-180厘米,只在上部疏被弯曲的短柔毛,不分枝,等距离约生14枚叶。茎下部叶有长柄,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稍长柄;叶片圆五角形,长6-12厘米,宽9-16厘米,三全裂近基部,中央全裂
-
多毛铃子香
多毛铃子香基本信息学名Chelonopsismollissim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
-
大叶石蝴蝶
大叶石蝴蝶基本信息学名Petrocosmeagrandifoli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毛花芒毛苣苔
毛花芒毛苣苔基本信息学名Aeschynanthuslasianthus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钟花龙胆
钟花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nannobellaMarq.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
-
雷公鹅耳枥
雷公鹅耳枥(拉丁学名:CarpinusvimineaLindl.),是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产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雷公鹅耳枥形态特征乔木,高10-20米;树皮深灰色;小枝棕褐色,密生白色皮孔,无毛。叶厚纸质,椭圆形、
-
小叶黄杨
形态特征灌木,生长低矮,枝条密集,节间通常长3-6毫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花序
-
细叶百脉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无毛或微被疏柔毛。茎细柔,直立,节间较长,中空。羽状复叶小叶5枚;叶轴长2-3毫米;小叶线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2-25毫米,宽2-4毫米,短尖头,大小略不相等,中脉不清浙;小叶柄短,几无毛。伞形花序;总花梗纤细,长3-8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