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假轮状糙苏

假轮状糙苏

编辑:越子凡发布时间:2021-02-14 12:30:36

假轮状糙苏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类型
草本类

与假轮状糙苏相似植物

假轮状糙苏

基本信息

学名PhlomispararotataSunexC.H.H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

野芝麻族Lamieae

野芝麻亚族Subtrib.Lamiinae

糙苏属Phlomis

糙苏组Sect.Phlomoides

异裂亚组Subsect.Anisostyleae

西藏糙苏系Ser.TibeticaeC.Y.Wu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35厘米以上,四棱形,不分枝,被疏柔毛。基生叶早落,茎生叶马蹄形,长4.5-11厘米,宽5.3-11厘米,先端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深圆齿,苞叶卵形,长4-7厘米,宽2.2-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不整齐的深圆齿,叶片均上面橄榄绿色,下面较淡,两面被贴生疏柔毛,茎生叶叶柄长1-9厘米,苞叶无柄。轮伞花序多花,通常1-(2)个生于茎端;苞片较少,线状钻形,长6-12毫米,与萼近等长,边缘密被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钟形,长1.1-1.2厘米,宽6-7毫米,外面沿脉上疏被具节短刚毛,其余部分被微柔毛,齿先端凹缺,具长约0.7毫米的小刺尖,齿间形成二小齿,此二小齿先端自内面具丛生疏刚毛,边缘被微柔毛。花冠红色,长约1.8厘米,冠筒长约1.1厘米,外面在背面上部被微柔毛,余部无毛,内面近基部1/3具斜向间断的小疏柔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9毫米,外面密被贴生短柔毛,边缘具小齿,自内面被髯毛,下唇长约8.5毫米,宽约7毫米,外面被微柔毛,3圆裂,中裂片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边缘具小齿,侧裂片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雄蕊内藏,后对雄蕊花丝基部在毛环上具纤长附属器。花柱先端相等的2裂。小坚果无毛。花期8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生于山地上,海拔4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碧江。

本种提示

从分布区及一般特征看,本种可能即是缅甸糙苏PhlomisburmanicaMukerj.inNotesBot.Gard.Edinburgh19:308,A1-A2.1938,edescr.该种采自缅甸北部,海拔2750-3900米处,但该种原描写如“花萼……萼齿长1.5毫米,三角形,几无刺尖……。花丝内藏于冠筒,前对长2毫米,后对长1毫米……。”均不符,因未见该种原标本,暂存疑。

相关植物
  • 竹节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茎和匍匐茎。秆的基部常膝曲,直立部分高20-50厘米。叶鞘无毛或仅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覆状生于匍匐茎和秆的基部,秆生者稀疏且短于节间;叶舌短小,长约0.5毫米;叶片披针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基部圆形,先端钝,两面无毛或基部疏生柔毛,边缘具小刺毛

  • 近缘叶小檗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5-2.5米。茎枝圆柱形,老枝棕灰色,幼枝棕黄色,光滑无毛,不具疣点;茎刺三分叉,长约1厘米,与幼枝同色。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1.7厘米,先端钝尖,具1刺尖,基部楔形,上面深

  • 寡穗大油芒

    产地分布产于四川西部(稻城、巴塘);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稻城。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约50厘米,基部直径约4毫米,质地坚硬,节多数,节间短缩,上部直径约1.5毫米,节下密被白色蜡粉。叶鞘带紫色,长于其节间;叶舌干膜质,长1-1.5毫米,顶端

  • 短柄吊石苣苔

    短柄吊石苣苔基本信息学名Lysionotussessilifolius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唐棉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株高80~150公分,具多数分枝,具乳汁;枝条细长,直立或斜上升,嫩枝绿色,老枝灰白色,具细柔毛。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3公分,宽1~2公分,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钝而延伸至叶柄,纸质,全缘,表面呈有光泽的绿色,背面淡绿色;表里两面皆光滑无毛;

  • 甘肃蟹甲草

    基本信息学名Paraseneciogansuens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

  • 鸡树条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1.5-4米;当年小枝有棱,无毛,有明显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带色或红褐色,近圆柱形,老枝和茎干暗灰色,树皮质厚而多少呈木栓质。小枝、叶柄和总花梗均无毛。叶下面仅脉腋集聚簇状毛或有时脉上亦有少数长伏毛。冬芽卵圆形,有柄,有1对合生的外鳞片,无毛,内鳞片膜

  • 变色马兜铃

    学名:AristolochiaversicolorS.M.H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马

  • 角蒿

    角蒿基本信息学名IncarvilleasinensisLam.别名莪篙、萝蒿、[艹/广@禀]蒿(救荒本草),冰耘草(四川大金),大一枝蒿(陕西),羊角蒿(辽宁),羊角透骨草(山东),羊角草(河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

  • 针叶石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多数,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叶片针形,长2-4(-6)厘米,宽0.3-1毫米,基部连合成鞘,基生叶密集成丛。花芳香,单生或2-3朵生于茎顶;花梗长1-3厘米;苞片4,外对卵形或椭圆形,内对倒卵形,顶端尖,长为花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