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叶白前
卵叶白前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Hoya pottsii Traill
- 别名
- 厚叶藤、三脉球兰、味卖龙、娘鞋藤、三叶球兰、亚娘鞋藤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龙胆目[2]
- 科
- 夹竹桃科[2]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牛奶菜族
- 属
- 球兰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卵叶白前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CynanchumsteppicolumHand.-Mazz.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捩花目Contortae
萝藦科Asclepiadaceae
马利筋亚科Subfam.Asclepiadoideae
马利筋族Trib.Asclepiadeae
鹅绒藤属Cynanchum
催吐白前组Sect.Vincetoxicum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约40厘米;茎单生不分枝或略有分枝,具疏柔毛,后渐无毛。叶对生,有时相近成轮生状,椭圆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6-6.5厘米,宽0.8-3.2厘米,顶端急尖至近圆形,具短尖头,两面都被有疏柔毛;叶柄极短;侧脉3-4对,中脉隆起。聚伞花序腋生,伞形,着花约10朵;总花梗长1厘米;花梗极短,被黄色疏柔毛;花萼裂片披针形,长4毫米;花冠暗紫褐色,裂片卵圆形,长4.5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短柔毛;副花冠短环状,裂片5,在花药基部贴生,卵圆形,内弯;花粉块下垂;柱头盘状。花期5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生长于海拔2700米高的山地小路边杂草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盐源。
本种提示
本种的花的构造与大理白前相近,惟花冠内面密被柔毛及叶椭圆状长圆形。四川汶川标本的叶,其顶端呈渐尖;花淡黄色。
-
勐宋粉褶菌
介绍最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现了“蓝瘦香菇”家族新成员——勐宋粉褶菌。这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组,PeterE.Mortimer(南非籍)真菌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宋乡发现的,它具有圆锥形到平圆形的菌盖,黄棕色的菌丝和4-8×4-6
-
定日黄耆
形态特征根极长,木质。茎外倾或平卧,长10-25厘米,被白色和黑色疏短毛,多分枝。羽状复叶有11-13片小叶,长2-4厘米,叶轴和叶柄均被白色和黑色短毛;托叶小,三角状,长约3毫米;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先端截形或微
-
草本威灵仙
形态特征高80-150cm。根状茎横走,长达13cm,节间短,多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无毛或略被柔毛。叶4-6枚轮生;无柄;叶片长圆形至宽条形,长8-15cm,宽1.5-4.5cm,先端渐尖,边缘有三角状锯齿,两面无毛或疏被柔毛。花邓顶生,
-
波齿香茶菜
基本信息学名RabdosiasinuolataC.Y.Wuet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
-
南川斑鸠菊
南川斑鸠菊基本信息学名Vernoniabockiana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
-
印缅红果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5-9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老枝紫褐色。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沿叶脉被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被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早落。复伞房花序,大型,直径约8
-
察隅紫堇
产地分布分布于我国西藏地区。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40-50厘米。根未见。茎粗壮,具棱,上部具分枝,下部裸露,基部渐狭。基生叶具柄,柄长约20厘米,上部粗壮,基部渐狭,叶片轮廓卵形,长约8厘米,三回羽状全裂,第一回裂片3对,对生,具柄,第二回裂片
-
小囊耳叶苔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小囊耳叶苔种拉丁名:Frullaniainopinataverd.科中文名:耳叶苔科科拼音名:eryetaike科拉丁名:Frullaniaceae属中文名:耳叶苔属基本简介
-
大叶鼠尾草
大叶鼠尾草基本信息学名SalviagrandifoliaW.W.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
-
越南苎麻
学名:BoehmeriatonkinensisGagnep.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