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散血丹
江南散血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hlox subulata Linn.
- 别名
- 丛生福禄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花荵科
- 种
- 针叶天蓝绣球
- 属
- 天蓝绣球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江南散血丹相似植物
江南散血丹基本信息
学名Physaliastrumheterophyllum(Hemsl.)Migo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茄科Solanaceae
茄族Solaneae
茄亚族Solaninae
散血丹属Physaliastrum
华散血丹组Sect.Sinophysaliastrum
不等裂亚组Subsect.Inaequifida
形态特征
体高30-60厘米;根多条簇生,近肉质。茎直立,茎节略膨大,幼嫩时具细疏毛;枝条较粗壮,平展。叶连叶柄长7-19厘米,宽2-7厘米,阔椭圆形、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歪斜,变狭而成1-6厘米长的叶柄,全缘而略波状,两面被稀疏细毛,侧脉5-7对。花单生或成双生,花梗细瘦,有稀柔毛,长1-1.5厘米,果时伸长至3-5厘米,变无毛。花萼短钟状,长为花冠长的1/3,长5-7毫米,直径6-10毫米,外面生疏柔毛,5深中裂,裂片直立,狭三角形,渐尖,或多或少不等长,有缘毛,花后增大成近球状,直径约2厘米;花冠阔钟状,白色,长约1.2-1.5厘米,直径1.5-2厘米,檐部5浅裂,裂片扁三角形,有细缘毛;雄蕊长为花冠之半,长6-8毫米,花丝有稀疏柔毛。浆果直径约1.8厘米。5月开花,8月果熟。
产地分布
产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江苏。常生于海拔450-11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下潮湿地。
-
羌活
种名:羌活学名:NotopterygiumincisumTingexH.T.Chang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科:伞形科属:羌活属产地分布:产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生长于海拔2000—40
-
青灰叶下珠
入药部位根。性味辛、甘,温。归经肝、脾经。功效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治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
-
卵叶羌活
种名:卵叶羌活学名:NotopterygiumforbesiideBoiss.var.oviforme(Shan)H.T.Chang别名:科:伞形科属:羌活属产地分布:产四川、陕西。形态特征:本变
-
布福娜
形态特征藤本,全株无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8厘米,宽3-8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侧脉每边6-7条,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2.5厘米。花单生于叶腋,稀成对,雌雄同株;雄花:花被片红色,10-16片,中轮最大
-
中华芦荟
形态特征中国芦荟的根为须根。茎短,直立。叶簇生顶部,螺旋状排列,有时为二列排列。叶子肥厚,叶片披针形。叶长30-80厘米,叶宽3-16厘米,叶厚2.5-6厘米,叶子先端渐尖,基部略抱茎。叶片浅绿色,有时有浅白色斑点大而明显,随着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缘有刺状齿。花为总状
-
台湾青荚叶
种名:台湾青荚叶学名:Helwingiajaponica(Thunb.)Dietr.subsp.formosana(Kan.etSas.)HaraetKuros.别名:科:山茱萸科属:青荚叶属产地分布:产浙江南部及台湾
-
斑枝红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嫩枝无毛,有斑点。叶厚革质,卵状椭圆形,长4-6.5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近圆形,不等侧;上下两面干后均深绿色,发亮,侧脉约5-6对,在上下两面均明显,边缘有锐利细锯齿,叶柄长6-8毫米。花白色,单生于近枝顶的叶腋,无柄
-
棒叶落地生根
形态特征茎直立,粉褐色,成年高约1m,幼年约10cm。叶圆棒状,上表面具沟槽,粉色,叶端锯齿上有许多已生根的小植株(由不定芽生成)花序顶生,小花红色。生长环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但也耐半阴,喜干燥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
短距虾脊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西藏,云南,四川,湖南,台湾,陕西,甘肃形态特征山坡路旁林下湿地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纤花耳草
纤花耳草基本信息学名HedyotistenellifloaBl.别称虾子草、鸡口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