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蒴苣苔
横蒴苣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hlox subulata Linn.
- 别名
- 丛生福禄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花荵科
- 种
- 针叶天蓝绣球
- 属
- 天蓝绣球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横蒴苣苔相似植物
横蒴苣苔基本信息
学名Beccarindatonkinensis(Pellegr.)Burtt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
横蒴苣苔属Beccarinda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长达6厘米,直径5-10毫米。叶全部基生,具柄;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3.5-7厘米,宽2.5-6.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齿,两面被淡褐色或灰白色长柔毛,沿下面脉上较密集;叶柄长4-13厘米,被较密的长柔毛。聚伞花序伞状,1-5条,腋生,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长10-15厘米,疏被长柔毛;苞片2,近圆形,长4-5毫米,宽3.6-4毫米,被长柔毛;花梗长1-1.3厘米,被长柔毛。花萼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近相等,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4.5毫米,宽1.5-2.5毫米,具3脉。花冠近斜钟状,蓝紫色,外面疏被短柔毛,长(7-)10(-16)毫米;筒长约5毫米,直径约3毫米;上唇2裂,裂片相等,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下唇3裂,裂片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近基部,花丝无毛,长3毫米,花药宽卵形,长约1.5毫米,药室2,顶端汇合,横缝开裂。花盘高0.4毫米,全缘。雌蕊无毛,子房卵球形,长约2毫米,直径约1毫米,花柱长约6毫米,上部稍弯曲,柱头头状。蒴果狭长圆形,偏斜,长约2厘米,直径约2毫米,无毛,顶端具长约斗毫米的短尖。花期4-5月。
产地分布
产广西、贵州、云南东南部及四川南部。生于山坡林下岩石上,海拔700-2400米。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
本种提示
陈焕镛(1946)认为B.sinensis与B.tonkinensis的区别是前者花大,长16-18毫米,花冠无毛,叶干时毛被白色;后者花较小,长宽约7毫米(原始记载为10毫米),花冠裂片边缘微被柔毛,子房顶端散生长柔毛,蒴果宽卵圆形而具突尖。我们观察和解剖了B.sinensis的模式标本、原产地模式标本及上述地区的部分标本后,发现这一类群植物花冠外面上部都具疏短柔毛,长多为10毫米左右,稀达16毫米,子房无毛(Pellegrin记载上部被髯毛是错误的),蒴果在成熟时狭长圆形,顶端都具有较长的尖头,毛被颜色随植株发育而变化:幼时灰白色,逐渐向淡黄色、黄褐色过渡。因此,我们认为应把B.sinensis并入B.tonkinensis中。
-
狭叶露珠草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主治用于疔疮,无名肿毒,刀伤出血,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
铺地刺蒴麻
基本信息学名TriumfettaprocumbensForst.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椴树科
-
牛眼睛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东,广西,海南国外分布:斯里兰卡,印度经中南半岛至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都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细柄繁缕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纤细。茎多数,丛生,铺散或上升,长约20厘米,分枝纤细,具四棱,被白色长柔毛。顶部数对叶较中部者稍紧密,叶片狭卵形,长1.5-2.5厘米,宽5-13毫米,茎下部者叶片稍小,基部近圆形,渐狭呈短柄状,顶端渐尖,下面较上面为淡,脉凸出。二歧聚伞花序具长花序梗
-
小草蔻
形态特征株高达2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5-40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并具小尖头,基部渐狭,除边缘被毛外,两面均无毛;无叶柄或具长达1.5厘米的柄;叶舌长7-8毫米,钝,革质。总状花序直立,长10-12厘米,花序轴被绢毛;小苞片长圆形,长约2.5厘米,无毛,蕾时包卷花蕾
-
木姜润楠
木姜润楠学名MachiluslitseifoliaS.Le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滨紫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单叶互生,全缘,常有透明斑点,基生叶有柄,茎生叶无柄,倒卵形或披针形,长7厘米;花为总状花序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萼五裂,花冠五裂,粉红色,后变为蓝色,冠径7毫米,喉部有小舌,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小房上位,2室;结成4个直立小坚果。
-
海南耳稃草
形态特征叶鞘具脊,多聚集于基部,无毛或疏生柔毛,鞘颈密生短毛;叶舌膜质,长0.2-0.5毫米,具小纤毛;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扁平,急尖或渐尖,长15-60厘米,宽4-9毫米,两面均生疣基长柔毛或下面无毛,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15-40厘米,主轴具棱,粗糙,分枝硬
-
尖叶新木姜子
学名Neolitseaacuminatissima(Hay.)KanehiraetSasa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
-
圆头玉露
形态特征圆头玉露是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中的“软叶系”品种。玉露植株玲珑小巧,种类丰富,叶色晶莹剔透,富于变化,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非常可爱,是近年来人气较旺的小型多肉植物品种之一。圆头玉露圆头玉露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初为单生,以后逐渐呈群生状。肉质叶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