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菊三七

菊三七

编辑:汤金娇发布时间:2021-02-16 22:09:59

菊三七(学名:Gynurajaponica),别称三七草,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高大多年生草本。花果期8-10月。分布于尼泊尔、泰国、日本和中国。生于阴湿肥沃处。有破血散瘀,止血

拉丁名
Zanonia indica Linn.
别名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被子植物门
木兰纲
亚纲
菊亚纲
菊目
葫芦科
翅子瓜
亚科
紫菀亚科
向日葵族
翅子瓜属
类型
草本类

与菊三七相似植物

菊三七(学名:Gynurajaponica),别称三七草,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牛头三七。高大多年生草本。花果期8-10月。分布于尼泊尔、泰国、日本和中国。生于阴湿肥沃处。有破血散瘀,止血,消肿等功效。有毒。可入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菊三七”混淆为“三七”。

菊三七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千里光族Senecioneae

千里光亚族Subtrib.Senecioninae

菊三七属Gynura

形态特征

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直径3-4厘米,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直径达15毫米,有明显的沟棱,幼时被卷柔毛,后变无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叶较小,椭圆形,不分裂至大头羽状,顶裂片大,中部叶大,具长或短柄,叶柄基部有圆形,具齿或羽状裂的叶耳,多少抱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2)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棕褐色,长4-5毫米,具10肋,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贵州(瓮安、兴义、毕节、安顺、大方、贵阳等)、湖北(利川、当阳、神农架)、湖南(新宁)、陕西(洋县、佛坪)、安徽(石门、九华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兴)、福建(建阳)、台湾、广西(南丹)。常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海拔1200-3000米。尼泊尔、泰国和日本也有。

相关植物
  • 齿叶吊石苣苔

    齿叶吊石苣苔基本信息学名LysionotusserratusD.Do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苔科

  • 帽峰椴

    基本信息学名TiliamofungensisChunetWo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椴树科T

  • 蝶状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可达1.5米。根状茎直立,叶簇生,叶柄长6-30厘米,褐禾秆色,粗3-5毫米,基部有阔卵形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长(40)60-120厘米,中部宽20-32厘米,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渐尖头,基部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4-30对,无柄,下部4-6对羽片向下渐次缩短

  • 移衣

    形态特征高达5m,小枝粗短。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钝齿。花白色,花期3-4月。梨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黄色,果期8-9月。生长环境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分布范围

  • 日本对叶兰

    学名:ListerajaponicaB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 青甘臭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细长。秆直立,疏丛,高30-80厘米,径1-2毫米,光滑,近花序处粗糙,具4节。叶鞘闭合几达鞘口,粗糙,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2-6.5毫米,无毛或背面被短柔毛;叶片扁平或纵卷,长10-15厘米,宽2-4毫米,两面均粗糙。圆锥花序狭窄,较稠

  • 金太阳杏

    形态特征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66.9克,最大90克。果顶平,缝合线浅不明显,两侧对称;果面光亮,底色金黄色,阳面着红晕,外观美丽。果肉橙黄色,味甜微酸可食率95%,离核。肉质鲜嫩,汁液较多,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3.5%,甜酸爽口,5月下旬成熟,花期耐低温,极丰产。

  • 辐叶鹅掌柴

    辐叶鹅掌柴基本信息学名Scheffleraactinophylla(Endl.)Harm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

  • 凹乳芹

    简介凹乳芹,别名芹、早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为伞形科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世界各国已普遍栽培。我国芹菜栽培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后作食用,经过不断地驯化培育,形成了细长叶柄型芹菜栽培种,即本芹(

  • 望楼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约达20米,胸径约30厘米,嫩枝粗壮,密被灰黄色绒毛,2-3年生枝散生皮孔。叶革质,倒披针形或有时倒卵形,长12-22厘米,宽4-8厘米,顶部短突尖,基部楔尖,嫩叶两面被灰黄或黄棕色绒毛,叶背中脉兼被长柔毛,毛脱落后显出黄灰色蜡鳞层,中脉在叶面稍凸起,侧脉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