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虾脊兰
墨脱虾脊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tachyurus salicifolius Franch.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五桠果亚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旌节花科
- 种
- 披针叶旌节花
- 属
- 旌节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墨脱虾脊兰相似植物
墨脱虾脊兰种名:墨脱虾脊兰学名:CalanthemetoensisZ.H.TeietK.Y.Lang
别名:
科:兰科属:虾脊兰(根节兰)属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2200—2250米的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西藏
形态特征:
根状茎不明显。假鳞茎粗短,圆锥形,粗约1.5厘米,为叶鞘所包,具3枚叶。假茎长达11厘米,粗约1厘米。叶在花期全部展开,长椭圆形,长达30厘米,宽3.5—9.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为鞘状柄,边缘多少波状,具5条主脉,两面无毛。花葶1--2个,出自叶丛中间,直立,通常高出叶层外,长30—50厘米,密被短毛;花序柄常具1—2枚长1.5--2厘米的筒状鞘;总状花序长达12厘米,疏生2—10朵花;花苞片宿存,草质,披针形,长0.72厘米,基部宽3—5毫米,先端渐尖,无毛;花梗和子房长1.5—3厘米;子房棒状,被短毛;花粉红色;中萼片椭圆形,长1.5厘米,中部宽7毫米,先端具细尖,具5条脉(仅中间3条脉较明显),疏被短毛;侧萼片斜卵形,与中萼片近等长,先端具细尖,具5条脉(中间3条脉较明显),疏被短毛;花瓣线形,长1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具3条脉,仅中脉较明显,无毛;唇瓣基部与整个蕊柱翅合生,3裂;侧裂卵状三角形,先端近锐尖,前端边缘有时疏生齿,两侧裂片先端之间相距8毫米;中裂片倒卵状楔形,长6毫米,中部以上宽6毫米,先端近圆形并具短尖,边缘具流苏,无毛;唇盘上具3条纵脊;距圆筒形,近劲直,长约1.5厘米,中部粗约2毫米,向末端变狭,末端钝,外面疏被毛;蕊柱粗短,长约5毫米;蕊柱翅在蕊柱上端向前扩展而呈三角形并围抱柱头;蕊喙2裂,在背面基部具龙骨状隆起,龙骨向前伸延并突出于蕊喙裂片之间;蕊喙裂片狭镰刀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先端钻状;药帽狭小,不高出药床之上,长3毫米,向前端渐尖,先端钝圆;花粉团棒状,每群中有2个较大,长22毫米,多少呈弧形弯曲;另2个较小的为短棒状,劲直;粘盘未见。花期4—8月。
-
云贵谷精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海拔:1900-2300形态特征叶丛生,剑状线形,长3-10厘米,宽2-5毫米,先端加厚而尖,对光能见横格,脉10-22条,花葶常少数,有时多达20,长约15厘米,干时粗约0.6毫米,扭转,具5棱;鞘
-
辐射刺芙蓉
辐射刺芙蓉基本信息学名HibiscusradiatusCav别名金线吊芙蓉(厦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
-
单葶草石斛
学名:DendrobiumporphyrochilumLi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
-
长穗醉鱼草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小枝四棱形,通常具窄翅,密被黄色星状短绒毛,后毛被渐脱落。叶对生,叶片纸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4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星状短绒毛,后变无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星状短绒毛;侧
-
高枝小米草
产地分布冀,黑,吉,辽,蒙,鲁,晋,疆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贡山薹草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川陕梾木
产地分布产山西东南部、陕西、甘肃和四川西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钩锥
学名:CastanopsistibetanaHan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agaceae
-
屏边鳝藤
形态特征屏边鳝藤,叶比较薄,几乎成膜质;花序柔弱,广歧,长和直径均达13厘米;花亦比较柔弱。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山地密林中。分布范围主要产于云南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屏边。
-
大唇香科科
大唇香科科基本信息学名TeucriumlabiosumC.Y.WuetS.Chow别名山苏麻、野薄荷(贵州贵阳)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