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果蔺
无匍匐根状茎。
- 拉丁名
- Heleocharis atropurpurea (Retz.) Presl
- 别名
- 川贝、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莎草目,曾经归禾本目
- 科
- 莎草科
- 种
- 紫果蔺
- 亚科
- 景天亚科
- 族
- 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阿米芹族异型类
- 属
- 荸荠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紫果蔺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秆多数,丛生,高2-15厘米,细若毫发,直,圆柱状,有浑圆肋条,淡绿色,在秆的基部有1-2个叶鞘;鞘的上部淡绿色,下部紫红色,管状,膜质,鞘口斜,顶端钝或急尖,高5-15毫米。小穗卵形、球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长2-5.5毫米,宽1.5-2.5毫米,褐色;在小穗基部的二片鳞片中空无花,背部较宽部分为绿色,最下一片抱小穗基部1/2周多;其余鳞片全有花,松散地复瓦状排列,长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圆,长1毫米多,宽约0.5毫米,膜质,背部绿色,中脉一条不大明显,两侧血红色,边缘狭,干膜质;下位刚毛4-6条,细,白色,有稀而细的倒刺;柱头2。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双凸状,长0.5-0.75毫米,宽0.4毫米,初紫红色,后来紫黑色,有光泽,平滑,花柱基小,顶基扁而呈盘状,不为海绵质,长约为小坚果的1/6,宽约为小坚果的1/4。花果期6-10月。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30-1400米的水田中、田边、湿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江苏、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区,欧、非、亚、美各洲都有分布。
-
澳门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木质。秆丛生,高30-60厘米,稍细,三棱形,平滑。叶长于秆,宽2-3毫米,平张,质较坚挺,具棕色叶鞘。苞片下面的叶状,长于花序,具鞘,上面的呈刚毛状,具很短的鞘。小穗4-9个,顶生小穗为雄小穗或有时仅基部或顶端具雄花,其余为雌花;侧生小穗通常为雄雌顺序,少数基
-
帚状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具匍匐茎。秆高60-90厘米,锐三棱形,平滑,基部叶鞘棕色,有光泽。叶短于秆,宽6-8毫米,平张,坚挺。苞片叶状,长于花序,无鞘。小穗4-9个,狭圆柱形,长5-10厘米,花密生,上部小穗接近,下部1-2个稍远离,具柄,下垂,顶端1-4个雌雄顺序(少有顶端的几为雄
-
宁远嵩草
产地分布川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肿喙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木质。秆疏丛生,高40-75厘米,三棱形,平滑,基部具多枚黄褐色无叶片的鞘。叶长于秆,宽3-6毫米,下部折合,上部平张,两侧脉明显,两面和边缘均粗糙,具很长的叶鞘,最长可达15厘米。苞片叶状,较小穗长得多,具鞘,鞘向上部渐短。小穗5-6个,上部的3-4小穗间
-
扁果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秆丛生,高20-65厘米,三棱形,平滑,基部具紫色或暗褐色分裂成纤维状的老叶鞘。叶短于秆,宽3-5毫米,线形,平张,边缘或多或少反卷,具紫褐色的脉。苞片最下部的等长或短于小穗,具长鞘,上部的刚毛状,具短鞘。小穗7-10个,常2或3个,少有4个小穗着生于节上,
-
北莎草
形态特征植株一般较高。小穗长可达1厘米;鳞片淡棕色或棕色。花果期6-10月。生长环境生长于溪边、沟旁近水处。分布范围产于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
雏田薹草
产地分布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花葶薹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拟穿孔薹草
产地分布产四川、贵州。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高原嵩草
产地分布蒙,冀,甘,青,川,藏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