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唇卷瓣兰
瘤唇卷瓣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瘤唇卷瓣兰相似植物
种名:瘤唇卷瓣兰
学名:Bulbophyllumjaponicum(Makino)Makino
别名:
科:兰科属:石豆兰属
产地分布:
产福建北部(崇安)、台湾(苗栗以北地区)、湖南西南部(洞口)。广东(地点不详)、广西东部至东北部(兴安、金秀)。生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岩石上。也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产地)。
形态特征:
根状茎纤细,粗约1.2毫米,在每相距7—18毫米处生1个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长5—10毫米,中部粗3—5毫米,顶生1枚叶,幼时被膜质鞘,干后表面具皱纹。叶革质,长圆形或有时斜长圆形,通常长3—4.5厘米,中部宽5—8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为长约2毫米的柄,中部以上边缘具细乳突,干后边缘稍下弯。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通常高出叶外,长2—3厘米,伞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0.8毫米,具3枚筒状鞘;花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4毫米;花紫红色;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3毫米,中部以下宽1.5毫米,先端短急尖,具3条脉,边缘全缘;侧萼片披针形,长5—6毫米,基部上方宽约2毫米,向先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具3条脉,中部以上两侧边缘内卷,基部上方扭转而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彼此靠合;花瓣近匙形,长2毫米,上半部宽1.5毫米,先端圆钝,具3条脉,边缘全缘;唇瓣肉质,舌状,向外下弯,长约2毫米,基部上方两侧对折,中部以上收狭为细圆柱状,先端扩大呈拳卷状;蕊柱长约1.5毫米;蕊柱足长约1毫米,其分离部分长0.5毫米;蕊柱齿钻状,长0.7毫米;药帽半球形,前缘先端近圆形,全缘。花期6月。
-
灰楸
灰楸(CatalpafargesiiBur),落叶乔木高达25米;幼枝、花序、叶柄均有分枝毛;树皮粗糙,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纵纹及裂隙,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叶对生;叶柄长3-10厘米;叶片厚纸质,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侧脉4-5对,基部有3出脉,叶幼时表面微有分枝毛,背面较密,以后变无
-
钝齿云南冠唇花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云南冠唇花(原变种)不同在于聚伞花序分枝短,长约3厘米,宽约2.5厘米,具长的总梗;总梗长3-7厘米;花冠浅黄色;萼齿狭长圆形,先端钝。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2700-2900米杂木林下阴湿处。分布范围
-
堆花小檗
产地分布产于青海、甘肃、四川、湖北、山西形态特征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2-3米。老枝暗棕色,无毛,具棱槽,幼枝淡褐色,微被短柔毛,具稀疏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8-15毫米,淡黄色。叶近革质,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8-25毫米,宽4-15毫米,
-
肃草
形态特征秆直立,疏丛,质较坚硬,高50-60厘米,基部的节微呈膝曲状。叶片较坚硬,内卷,长8-16厘米,宽4-6毫米,灰绿色或被粉质,上面被毛,下面无毛。穗状花序劲直,长14-18厘米;小穗灰绿色,疏松排列于穗轴的两侧,含5-8小花;颖先端渐尖或具小尖头,长7-10毫米,第一
-
细叶益母草
细叶益母草基本信息学名LeonurussibiricusL.别名四美草、风葫芦草(内蒙古),龙串彩、红龙串彩、石麻、益母草(陕西),风车草(山西)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
-
小瓣萼距花
基本信息学名CupheamicropetalaH.B.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千屈菜
-
细梗千里光
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krascheninnikovi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
-
多花山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高达4.6米,直径达2.5,厘米;根茎粗,匍匐。叶约达9片,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达1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无毛,叶背被茸毛或无毛,边被长缘毛,叶柄长1-9厘米,密被茸毛;叶舌长1-2厘米,2,裂,质厚,密被茸毛
-
玛丽马先蒿
种名:玛丽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mariaeRegel别名:科:玄参科属:马先蒿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新疆伊犂,天山国外分布:苏联中亚伊犂河流域形态特征:茎不分枝,直立,高约20厘米,
-
新疆庭荠
学名Alyssumminus(L.)Roth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