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花薹草
大少花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 别名
 - 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菊科
 - 种
 - 蒲公英
 - 亚科
 - 舌状花亚科
 - 族
 - 菊苣族
 - 属
 - 蒲公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大少花薹草相似植物
种名:大少花薹草
学名:Carexsparsiflora(Wahlenb.)Steud.var.petersii(C.A.Mey)Kukenth.
别名:
科:莎草科属:薹草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各省。国外分布:也分布于俄罗斯、蒙古。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金枝偃伏株木
产地分布本种为栽培种。形态特征冬季其枝条金黄或黄绿色。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辽东薹草
种名:辽东薹草学名:Carexglabrescens(Kukenth.)Ohwi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形态特征:叶长于秆,宽3-4毫米,平张,质坚挺,边缘及表面粗糙,背面近平喙,具叶鞘,纵脉间具小的横隔脉。苞片下面的叶状
 - 
        
        
微毛牡荆
形态特征本变种主要特点:小叶通常5,很少为3,中间的1枚小叶较大,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5-20厘米,宽5-8.5厘米,顶端骤尖呈尾状,基部近圆形或楔形,侧生小叶较小,基部常偏斜,表面近无毛,干后带黑色,通常有小窝点。花冠内面在花丝着生处被长柔毛。产地生境
 - 
        
        
倒卵叶荛花
形态特征灌木。小枝红褐色,密被贴生柔毛。叶对生,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2.5-3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至圆钝,有时微凹,基部楔形,无毛,侧脉8-10对,上面不明显,下面微凸起;叶柄长1-2毫米,或多或少被毛。花黄绿色,4-6朵,呈顶生穗状花序,花序梗短,密被柔
 - 
        
        
四川忍冬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3米;幼枝有时带紫红色,小枝灰黑色或灰褐色,纤细,无毛,有时具2纵列弯曲的短糙毛,侧生小枝有时节间短缩而为残存的叶柄基部所覆盖。冬芽卵形,顶钝或稍尖,外鳞片2对左右,无毛。叶纸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或宽椭圆形至矩圆形,顶端钝圆或
 - 
        
        
紫花鸭跖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西藏,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3000—4320米的山顶或高山草地、山坡草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刺柄观音座莲
形态特征刺柄观音座莲,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以上。叶二回羽状,沿中肋疏生棕色鳞片;羽片草质,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68cm,向两端渐变狭,基部和顶部宽约7cm,中部宽约13cm,羽轴长2cm,小羽片约37对,互生或向上部对生,下部的开展,中部以上的稍向上斜;基部的2
 - 
        
        
小果滨藜
形态特征茎自基部分枝,多条,通常外倾或平卧。叶宽卵形、卵形或菱状卵形,稍肥厚,长6-12毫米,宽5-7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呈3浅裂状,脉不明显;叶柄长4-15毫米。雄花隐于枝端叶腋;花被长约0.8毫米,浅褐色,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有粉粒;雄蕊1-4,着生于
 - 
        
        
西藏酸蔹藤
产地分布:产于西藏地区,尼泊尔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白色蛛丝状绒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单叶,阔卵形,长约23厘米,宽约24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心形,基缺近圆形,边缘锯齿细锐,上面绿色,被短
 - 
        
        
硕桦
种名:硕桦学名:BetulacostataTrautv别名:风华科:桦木科属:桦木属产地分布: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北京。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M;树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大纸片状剥裂。小枝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