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蚕叶婆婆纳
石蚕叶婆婆纳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ostera asiatica Miki
- 别名
- 昆石兰遮树、澳洲鸭脚木、伞树、大叶伞、昆士兰伞木,辐叶鹅掌柴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大叶藻科
- 种
- 雨伞树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多蕊木族
- 属
- 大叶藻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石蚕叶婆婆纳相似植物
种名:石蚕叶婆婆纳
学名:VeronicachamaedrysLinn.
别名:
石蚕叶婆婆纳科:玄参科属:婆婆纳属
产地分布:
辽宁(凤城)
形态特征:
茎上升,高10-50厘米,不分枝,密生两列多细胞长柔毛。叶下部的具极短的叶柄,中上部的无柄,叶片卵形或圆卵形,长2.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钝,基部平截或浅心形,边缘为深刻的钝齿,两面疏被短毛。总状花序成对,侧生于茎上部叶腋,除花冠外,花序各部分被多细胞腺毛;苞片条状椭圆形,短于或等长于花梗;花萼裂片4枚,披针形;花冠辐状,直径约12毫米,后方和侧面裂片宽大于长,前方裂片倒卵圆形,花冠内面几乎无毛;雄蕊短于花冠;花柱长5-6毫米。蒴果倒心形。花期5月。
-
华山蒌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长约5米或过之;幼枝被较密的软柔毛,老时脱落近无毛。叶纸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深心形,两耳圆,有时重叠,几相等,腹面无毛或有时中脉基部被疏毛,背面各处被短柔毛,脉上尤甚;叶脉7条,
-
杭白菊
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中文学名杭白菊二名法Chrysanthemummorifolium界植物界
-
大理蓼
学名:Polygonumsubscaposum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
-
短叶金茅
形态特征:秆光滑无毛,其基部的芽具鳞片,高50-70厘米,在下部常有分枝。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约0.5毫米;叶片披针形,两面无毛,下面粉绿色,先端渐尖,基部几呈心脏形,长3-8厘米,宽5-7毫米,顶生者几乎完全退化。总状花序5枚呈指状排列于秆顶。灰白色;总
-
龙鳞
生长习性成长习性:龙鳞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怕水湿和强光暴晒,夏季高温休眠。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栽种。植物形态与品种植物形态:植株无茎,肉质叶呈螺旋状放射生长,排成莲座状,叶质肥厚而坚硬,卵圆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叶色暗绿
-
扁叶柳杉
基本信息命名来源:(通用名)[]中国植物志:7:297国内分布我国山东青岛、蒙山、上海、江苏南京、江浦、浙江杭州,江西庐山,湖南衡山,湖北武昌,武汉等地引种栽培。
-
石生孩儿参
种名:石生孩儿参学名:Pseudostellariarupestris(Turcz.)Pax别名:科:石竹科属:孩儿参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吉林、内蒙古、青海国外分布:俄罗斯、蒙古
-
洮河小檗
种名:洮河小檗学名:BerberishaoiYing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甘肃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1米。枝具棱槽,紫褐色,无毛,具稀疏黑色疣点;茎刺单一或三分叉,长1-1.5
-
石竹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北方国外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毛叶鹰爪花
毛叶鹰爪花种名:毛叶鹰爪花学名:ArtabotryspilosusMerr.etChun别名:科:番荔枝科属:鹰爪花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东海南岛。形态特征:攀援灌木;小枝密被褐色绒毛。叶纸质,长圆形或长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