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小檗
康定小檗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ostera asiatica Miki
- 别名
- 昆石兰遮树、澳洲鸭脚木、伞树、大叶伞、昆士兰伞木,辐叶鹅掌柴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大叶藻科
- 种
- 雨伞树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多蕊木族
- 属
- 大叶藻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康定小檗相似植物
种名:康定小檗
学名:BerberiskangdingensisYing
别名:
科:小檗科属:小檗属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1米。茎具密集分枝;枝淡黄褐色,圆柱形或具条棱,被微柔毛,具稀疏黑色疣点;茎刺细弱,五分叉,有时三分叉,淡黄色,长5-10毫米。叶纸质,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中脉隆起,背面黄绿色,不被白粉,中脉明显隆起,两面网脉显著隆起;叶缘平展,全缘,每边偶有1-2刺齿;近无柄。花单生;花梗长4-5毫米,无毛;花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椭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3.5毫米,内萼片倒卵状长圆形,长约5.5毫米,宽约4.1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1毫米,先端缺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椭圆形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稍延伸,先端圆钝;子房含胚珠6-7枚。浆果近球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8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密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岩缝。海拔2600-3400米。
-
白毛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40-60厘米,老枝绿褐色或红褐色,稍有光泽;嫩枝密被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长2-7毫米,硬化成针刺,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硬化成针刺,宿存;叶假掌状;小叶4,倒卵状楔形或倒披针形;长5-12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形,有时凹入,具刺尖,基部楔
-
佛手
佛手柑(C.m.var.sarcodactylis),或称佛手,为枸橼的变种,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近年来,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佛手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它的外形长的很像佛
-
昆明帚菊
昆明帚菊是菊科帚菊属,菊科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930米至1,95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仙羽蔓绿绒
形态特征仙羽蔓绿绒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叶片大,羽状全裂,叶柄长,深绿色。生长环境小天使蔓绿绒原产巴西,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适应性强,不耐低温,怕干燥,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栽培技术
-
真穗猪笼草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援草本,高0.5-2米。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披针形,长约10厘米,边缘具睫毛状齿;卷须短于叶片;瓶状体大小不一,长约2-6厘米,狭卵形或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和星状毛,具2翅,翅缘睫毛状,瓶盖着生处有距2-8条,瓶盖卵形或近圆形,内面密具近圆形的腺
-
白接骨
白接骨(拉丁学名:Asystasiellaneesiana(Wall.)Lindau),又称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为爵床科白接骨属
-
穿破石
形态特征1.常绿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状;根皮橙黄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长5-10(-20)mm。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cm,宽1-2.8cm,先端钝或渐尖,或有微
-
峨眉姜
峨眉姜是非人工引种栽培的植物峨眉姜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5—1.1m。根茎细圆柱形。叶10—22,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卵状椭圆形,苞片紫红色或黄白色,小苞片白色,膜质,花萼白色,膜质,花冠筒白色,侧裂片及后方裂片朱红色,唇瓣蓝紫色。分布分布于四川峨眉山
-
密生福禄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西藏南部、四川西部、青海东南部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印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
-
旱生点地梅
旱生点地梅基本信息学名AndrosacelehmannianaSpre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