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秋海棠
大红秋海棠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Fritillaria monantha Migo
- 别名
- 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木犀目
- 科
- 蒺藜科
- 种
- 蒲公英
- 亚科
- 舌状花亚科
- 族
- 菊苣族
- 属
- 蒺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大红秋海棠相似植物
大红秋海棠种名:大红秋海棠
学名:Begoniacoccinea’Pinafore’
别名:法国秋海棠、珊瑚秋海棠
科:秋海棠科属:秋海棠属
产地分布:
原产巴西
形态特征:
宿根性多年生草花。株高15~50厘米。叶色铜绿。花色绯红至橙红,花期11月至翌年5月。
生长习性:
阴性至中性植物。冬季至春季低温期喜爱直射的强光,夏季至秋季红50%~70%的光照为佳。花期极长,耐阴。冬季至春季为生长发育和开花盛期,需追肥。夏季高温时呈半休眠状态,需在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
繁殖培育:
扦插法
园林用途:
花坛、盆栽、吊盆
-
紫锦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3-19米,直径12-17厘米。叶3枚轮生,圆卵形,长2-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近平截;主脉于两面明显,侧脉数对,生自主脉两侧,近平行,不达叶缘而网结;边缘全缘;两面红色;叶柄长2-9厘米,略带红色。花序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具
-
钝叶榕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至西南部,贵州(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常生于海拔530-1350米,石灰岩山地或村寨附近,偶有栽培于庭园。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印度西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形态特征乔
-
活血龙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节稍膨大。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短尖;托叶鞘短。花单性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白色或红色,5深裂,外轮3片,背部有翅;雄花雄蕊8;雄花子房卵形,有3棱,花柱3。瘦果三角状,包于翅状花被内。花期6~7月,果期
-
丽江大黄
学名:RheumlikiangenseSa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
-
长嘴薹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总花来江藤
形态特征藤状灌木,幼枝有棕色星状毛,老时毛脱落,显出多数凸起的棕黄色皮孔。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顶端锐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及叶柄稍有毛,边缘具尖锐锯齿,干时变黑褐色;叶柄长达5毫米。总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稀侧生,长达20厘
-
冠唇花
冠唇花基本信息学名Microtoenainsuavis(Hance)PrainexDunn别名广蕾香(广东)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扭叶眼子菜
学名PotamogetonintortifoliusJ.B.Heeta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沼生目Helobiae眼子菜亚目Potamogetonineae眼子菜科
-
裸菀
裸菀基本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
乌姜
形态特征根茎肥厚,块状,外面白色,内面紫蓝色,味淡微甜,通常有块根。株高0.5-1.7米。叶片狭披针形,长15-27厘米,宽1.8-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叶面无毛,密被紫褐色腺点,叶背疏被贴伏的长柔毛;叶柄长1-5毫米;叶舌2全裂,长1-5毫米,无毛或有毛。穗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