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紫锦木

紫锦木

编辑:佴镐冉发布时间:2021-02-08 13:04:46

紫锦木(学名:EuphorbiacotinifoliaL.),是大戟目、大戟科的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及热带非洲。高13-15(19)米,直径12-17厘米。叶3枚轮生,圆卵形,长2-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近平截;主脉于两面明显,侧脉数对,生自主脉两侧,近平行,不达叶缘而网结;边缘全缘;两面红色;叶柄长2-9厘米,略带红色。

拉丁名
Euphorbia cotinifolia L.
别名
俏黄栌、非洲红、非洲黑美人、紫锦木红叶戟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金虎尾目
大戟科
紫锦木
亚科
山茶亚科
山茶族
大戟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紫锦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3-19米,直径12-17厘米。叶3枚轮生,圆卵形,长2-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近平截;主脉于两面明显,侧脉数对,生自主脉两侧,近平行,不达叶缘而网结;边缘全缘;两面红色;叶柄长2-9厘米,略带红色。

花序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具长约2厘米的柄;总苞阔钟状,高2.5-3毫米,直径约4毫米,边缘4-6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具毛;腺体4-6枚,半圆形,深绿色,边缘具白色附属物,附属物边缘分裂。雄花多数;苞片丝状;雌花柄伸出总苞外;子房三棱状,纵沟明显。蒴果三棱状卵形,高约5毫米,直径约6毫米,光滑无毛。种子近球状,直径约3毫米,褐色,腹面具暗色沟纹;无种阜。

生长环境

紫锦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分布范围

原产热带美洲;中国福建、台湾近年有栽培,做行道树,叶红色可观赏;近年北京温室亦开始栽培。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繁殖,也可采用播种繁殖。

栽培技术

盆栽基质可用培养土、泥炭土和粗砂混合配制。生长期浇水不宜过多,避免盆内出现积水的现象。秋冬气温降低,应严格控制浇水,盆土过湿易引起落叶,甚至导致根茎腐烂。生长季节可每半月施肥一次,并可增施2~3磷钾肥,保持植株枝繁叶茂,防止枝叶徒长。

生长季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夏季须遮荫,避免强光直射。栽培过程中,应尽量少搬动,以免折断枝叶,流出乳汁。生长适温:4~9月为18~24℃,9月至翌年4月为13~1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变色脱落。

俏黄栌耐修剪,分枝能力强。植株越冬季节叶色易变淡或枯黄脱落,应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整形修剪,去除枯枝,压低株形,促其多分枝。同时,俏黄栌夏季生长较快,若植株过高,可适当进行摘心,保持植株丰满、美观。

主要价值

为优良的园林景观植物,叶片极其美丽,可露地栽培或盆栽。

相关植物
  • 缘腺雀舌木

    形态特征叶片膜质至薄纸质,椭圆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侧脉每边4-6条,在叶面扁平,在叶背稍凸起;叶柄长3-10毫米,腹面具槽;托叶早落。花雌雄同株,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雄花:花梗纤细,长8-10毫米;萼片5,长卵形,长1.5毫

  • 尼泊尔野桐

    形态特征叶互生,具长3-20厘米之柄;叶片卵圆形、卵形、菱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0-22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G形,边缘全缘或具波状粗齿,下面被金红色油点,基部三出脉。5-6用开花,花序顶生,直立,雄花序长10-18厘米,雌花序在结果时长达22厘米。蒴果密被棕黄色

  • 中平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3-10(-15)米;嫩枝、叶、花序和花均被锈色或黄褐色绒毛;小枝粗壮,具纵棱,绒毛呈粉状脱落。叶纸质或近革质,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长12-30厘米,宽11-28厘米,盾状着生,顶端长渐尖,基部钝圆或近截平,稀浅心形,两侧通常各具斑状腺体1-2个,下面密生柔毛

  • 高山澳杨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可达8米,顶部多分枝而形成圆形、整齐的树冠,各部均无毛。叶聚生于枝的末梢,生于枝下部则早落而仅存大而带黄色的叶痕,叶片革质,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和宽近相等约5-6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短狭或钝,两侧各具一凸起的腺体,腹面绿色,有光泽,背面呈苍白色;侧

  • 日本五月茶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高2-8米;小枝初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倒卵形,长3.5-13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通常尾状渐尖,有小尖头,基部楔形、钝或圆,除叶脉上被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侧脉每边5-10条,在叶面扁平,在叶背略

  • 丝梗三宝木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5米。当年生枝被贴伏长硬毛,老枝无毛。叶纸质,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0(-16)厘米,宽(1.5)2-3(-4)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有时尖头骤狭呈尾状,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疏细锯齿,齿端有腺,干后两面浅绿色,密生细小疣突,下

  • 穗萼叶下珠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茎灰褐色,与小枝和叶柄同样被粗硬毛;枝条圆柱形,长达70厘米。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卵形,长7-12厘米,宽3-4.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圆,不对称,上面无毛,下面被糠秕状毛;侧脉每边7-8条;叶柄长约3毫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着生于叶柄基

  • 鹅銮鼻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呈匍匐状,长20-40厘米,直径仅1-2毫米;茎节略膨大。叶对生,革质,圆卵形至倒卵形。长8-12毫米,宽6-8毫米,先端圆,基部偏斜;具极短的叶柄;托叶短三角形。边缘撕裂,长0.2-0.5毫米;苞叶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无柄

  • 尖叶下珠

    形态特征尖叶下珠是灌木,高约1米;茎圆柱形,淡褐色;小枝条灰绿色,具翅,有皮孔。叶二列,叶片纸质,披针形,长2-6厘米,宽7-13毫米,基部圆或钝,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缘干时背卷;侧脉每边3-4条,不很明显;叶柄长1-2毫米;托叶三角形,长约2毫米,褐色,边缘膜质。

  • 心叶斑籽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嫩枝无毛,枝条密生纵列的细小疣。叶纸质,卵状心形至阔卵形,长15-25厘米,宽10-16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稀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疏生具腺的锯齿,两面初被疏生微柔毛,沿脉被毛较密,成长叶无毛;侧脉每边9-12条,基部出脉3-5条;叶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