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萼党参
大萼党参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Fritillaria monantha Migo
- 别名
- 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木犀目
- 科
- 蒺藜科
- 种
- 蒲公英
- 亚科
- 舌状花亚科
- 族
- 菊苣族
- 属
- 蒺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大萼党参相似植物
大萼党参种名:大萼党参
学名:CodonopsismacrocalyxDiels
别名:
科:桔梗科属:党参属
产地分布:
产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圆锥状或圆柱状,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20-30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黄色,上部有稀疏环纹,下部则疏生横长皮孔。茎直立,攀援状,或蔓生,长可达1-2米,直径3-4毫米,主茎明显有分枝,侧枝及小枝具叶,不育或顶端着花,表面绿色或黄绿色,疏生短柔毛。叶互生或在侧枝上近于对生;叶柄长1-6厘米,被疏柔毛;叶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7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较圆钝,不规则羽状深裂至浅裂或边缘具粗钝锯齿、浅波状锯齿或偶近全缘,上面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白色,被密或疏的短柔毛。花顶生,花梗长,疏生柔毛;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具10条明显辐射脉,近无毛或被疏柔毛,裂片间湾缺尖狭,裂片卵形,长1.3-2.0(2.5)厘米,宽0.5-1.2(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边缘有波状疏锯齿及缘毛,两面则近于无毛;花冠管状,长2-4厘米,直径1.5-2厘米,黄绿色,基部微带褐红色,无毛,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急尖;雄蕊被柔毛,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0.6-1厘米,花药长约5-6毫米。种子卵状,无翼,细小,棕黄色,无毛。花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800-3700米间的山地草坡、沟边、林边或灌丛中。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线齿香茶菜
基本信息学名Rabdosiadrogotschiensis(Hand.-Mazz.)Ha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狭叶灰叶柳
植物信息种名:狭叶灰叶柳学名:SalixspodiophyllaHand.-Mazz.f.angustifoliaC.F.Fang科:杨柳科属:柳属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
-
簇叶新木姜子
簇叶新木姜子学名Neolitseaconfertifolia(Hemsl.)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
-
高山杜根藤
基本信息学名Calophanoideswardii(W.W.Sm.)C.Y.W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云南莎草
云南莎草,莎草目莎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木质的匍匐根状茎。秆高15-65厘米,多生长于水边或山地潮湿草地上。基本资料种中文名:云南莎草种拉丁名:CyperusduclouxiiE.-G.Camus科中文名:莎草科科拉丁名:
-
尾叶稀子蕨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复羽叶栾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20余米;皮孔圆形至椭圆形;枝具小疣点。叶平展,二回羽状复叶,长45-70厘米;叶轴和叶柄向轴面常有一纵行皱曲的短柔毛;小叶9-17片,互生,很少对生,纸质或近革质,斜卵形,长3.5-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
-
玻璃海棠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本种的特点为花瓣平展,不同于其它凤仙花。株高20~40厘米,茎稍多汁;叶面光亮,呈翠绿色;花大,直径可达4~5厘米,只要温度适宜可全年开花。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玫瑰红、紫红、朱红及复色。生长环境原产热带,
-
毛木防己
种名:毛木防己学名:Cocculusorbiculatus(Linn.)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ra别名:科:防己科属:木防己属产地分布:产于四川西昌一带和南川、云南南部
-
安徽石蒜
形态特征安徽石蒜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3-4.5厘米。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1.5-2.0厘米,最宽处约2.5厘米,向顶端渐狭,钝头,中间淡色带明显。花茎高约60厘米;总苞片2枚,披针形至狭卵形,长3-4.5厘米,最宽处约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