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蒺藜

蒺藜

编辑:言香霞发布时间:2021-02-19 10:32:12

蒺藜草(学名:CenchrusechinatusL.)一年生禾草,高15-50厘米,秆压扁,一侧具深沟,基部曲膝状或横卧地面,近地面节上生根,下部各节常具分枝。叶鞘松弛,叶舌短小,叶片线形,质地柔软,上面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直立,刺苞球形,背部被细毛,边缘被白色纤毛,顶端具倒向糙毛,基部具一圈小刺毛,裂片直立或反曲,但彼此不相连接;内稃狭长,长与外秆近等;第二小花的外稃质地较厚,具5脉;内稃稍短。?多生于干热地区临海的砂质土草地。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

拉丁名
Cenchrus echinatus  L.
别名
红蔻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禾本科
蒺藜草
亚科
姜亚科
姜族
蒺藜草属
类型
草本类

与蒺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蒺藜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秆高约50厘米,基部膝曲或横卧地面而于节处生根,下部节间短且常具分枝。叶鞘松弛,压扁具脊,上部叶鞘背部具密细疣毛,近边缘处有密细纤毛,下部边缘多数为宽膜质无纤毛;叶舌短小,具长约1毫米的纤毛;叶片线形或狭长披针形,质较软,长5-20(-40)厘米,宽4-10米,上面近基部疏生长约4毫米的长柔毛或无毛。

总状花序直立,长4-8厘米,宽约1厘米;花序主轴具稜粗糙;刺苞呈稍扁圆球形,长5-7毫米,宽与长近相等,刚毛在刺苞上轮状着生,具倒向粗糙,直立或向内反曲,刺苞背部具较密的细毛和长绵毛,刺苞裂片于1/3或中部稍下处连合,边缘被平展较密长约1.5毫米的白色纤毛,刺苞基部收缩呈楔形,总梗密具短毛,每刺苞内具小穗2-4(-6)个,小穗椭圆状披针形,顶端较长渐尖,含2小花;颖薄质或膜质,第一颖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尖,长为小穗的1/2,具1脉;第二颖长为小穗的3/4-2/3,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脉,先端尖,其内稃狭长,披针形,长为其第一外稃2/3,第二小花两性,第二外稃具5脉,包卷同质的内稃,先端尖,成熟时质地渐变硬;鳞被缺如;花药长约1毫米,顶端无毫毛;柱头帚刷状,长约3毫米。

颖果椭圆状扁球形,长2-3毫米,背腹压扁,种脐点状,胚为果长的2/3-1/2;叶片表皮细胞同莩草Setariachondrachne(Steud.)Honda类型:染色体2n=34(Avdulov)。花果期夏季。

产地生境

多生于干热地区临海的砂质土草地。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日本、印度、缅甸、巴基斯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牙买加。

生态特征

蒺藜草常见于近海边的沙地、旷野及熟荒地上。常与龙爪茅(Dactylocteniumaegyptiacum)、四生臂形草(Br-achiariasubguadrfPara)、牛筋草(Eleusineindica)等伴生,偶见于路边。耐干旱,在海南西南部、年降雨量约为1000毫米的海滨砂土上生长良好。

一年生草本,在潮湿的热带地方终年都开花。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场、路旁、草地、沙丘、河岸和海滨沙地,能耐受反复修剪。

栽培要点

蒺藜草用种子繁殖,但由于其刺苞较紧密,很难将种子脱离出来,故播种时常连同刺苞一起直接播下。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海南除东方示范牧场曾有少量栽培外,尚无大面积栽培。

饲用价值

蒺藜草抽穗前期质地柔软,营养丰富,牛、羊极喜食,亦可割口喂兔、鹅及火鸡。但抽穗后因花序具刺苞,牛、羊不再采食,其他动物也难于利用,故其利用期仅限于抽穗前的5-9月。

为害特点

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蒺藜草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侵入裸露的或新开垦的土地后,能很快扩充占领空隙;还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其刺苞可刺伤人和动物的皮肤,混在饲料或牧草里能刺伤动物的眼睛、口和舌头。刺苞具多数微小的倒刺,可附着在衣服、动物皮毛和货物上传播,种子常在刺苞内萌发。

相关植物
  • 瓦迪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细弱,高30-35厘米,基部斜升,具3-4节,花序以下微粗糙。叶鞘有纵条纹;叶舌长约1.5毫米,顶端截平,蚀齿状;叶片柔软,长约8厘米,宽2毫米,两面与边缘粗糙。圆锥花序柔弱,长约10厘米,分枝粗糙,长2-4厘米,小枝先端有少数小穗,曲折;小穗长圆状披针形,含

  • 间序狗尾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秆高40-60厘米,径约1.5毫米,基部常膝曲,而于节上生根,节间较长,平滑无毛,叶鞘常松散,基部者常平滑无毛,上部叶鞘背面具较密疣基毛,边缘具密的细纤毛,尤以鞘口边缘更密;叶舌短,边缘密生纤毛;叶片线形,质薄,长10-35厘米,宽6-10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

  • 假拟沿沟草

    产地分布产新疆。分布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模式标本采自阿尔泰。形态特征多年生,具匍匐根状茎。秆直立或基部斜升,高15-30厘米,具2-3节,光滑无毛。叶鞘闭合达长度的1/4-1/3,较节间长,光滑;叶舌透明膜质,长约3毫米,顶端钝;叶片扁平或有

  • 苏姆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纤细匍匐根状茎。秆高10-20厘米,单生或少数簇生。叶鞘平滑,下部闭合;叶舌长0.5-1毫米;叶片扁平,狭线形,先端渐尖,宽1.5-2毫米。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5-7厘米;分枝纤细,着生少数小穗,基部主枝长达4厘米;小穗黄绿色或带紫色,含3-5小花,长5-6毫

  • 多枝赖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下伸或横走的根茎。秆单生或丛生,直立,高50-80厘米,直径1.5-3毫米,具3-5节,光滑无毛或仪于花序下粗糙。叶鞘光滑,残留于基部者枯黄色,多呈纤维状,有时稍带紫色;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长10-30厘米,宽3-8毫米,扁平或内卷,灰绿色(带白霜),上面粗糙

  • 长齿蔗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高1.5米以上,粗壮,具多节,无毛。叶鞘甚长于其节间而相互包裹,鞘口与叶片交接处密生白色柔毛,边缘干膜质;叶舌质厚,长约2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0厘米以上,宽1.5-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收窄呈柄状,中脉明显,侧脉6-7对,下面灰绿色,上面基部与

  • 有芒鸭嘴草

    产地分布产于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印度、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州。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下部斜升,高60-80厘米,直径约2毫米,节上无毛或被髯毛。叶鞘疏生疣基毛;叶舌长2-3毫米;叶片线状被针形,长可达18

  • 灰绿玉山竹

    形态特征竿柄长20-50厘米,粗4-5(6)毫米;节间长达2厘米,实心。竿高达1.6米,粗4-5毫米;节间长15—19(25)厘米,竿基部第一节间长4—6厘米,圆筒形,幼时微被白粉,纵向细肋不明显,空腔小,其直径约1毫米;箨环隆起,无毛;竿环微隆起或在有分枝的节中稍肿起;节内

  • 青皮竹

    产地分布产广东和广西,现西南、华中、华东各地均有引种栽培形态特征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厘米,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或疏或密的淡棕色刺毛,以后变为无毛,竿壁薄(2-5毫米);节处平坦,无毛;分枝常

  • 唐竹

    产地分布产福建福州、广东、广西。越南北方有天然分布,日本、美国檀香山与欧洲早有引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比利时所引种栽培的竹株上。形态特征竿高5-12米,直立,直径2-6厘米,幼竿深绿色,无毛,被白粉,尤以在下方更为显著,老竿无毛,有纵脉?唤诩湓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