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敷地发
红敷地发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姜亚纲
- 目
- 姜目
- 科
- 姜科
- 种
- 红茴砂
- 亚科
- 姜花亚科
- 属
- 茴香砂仁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红敷地发相似植物
红敷地发种名:红敷地发
学名:PhyllagathiselattandraDiels
别名:
科:野牡丹科
属:锦香草属
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租约1cm长,有明显的叶痕。茎极短,有时只有2-3对。叶对生;叶柄长4-8cm,粗壮,有时具翅;叶片纸质,椭圆形,长10-22cm,宽7-15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全缘或偶有极不明显的疏细齿,叶面被极疏短刺毛,背面被糠秕,叶脉被极疏的短刺毛,基出脉7-9。伞形花序或组成仅有1对分枝的圆钝花序,顶生,总梗、花梗及花萼均被糠秕及疏腺毛;花梗长约1cm,四棱形;花4数,花萼漏斗形,四棱形,长约5mm,裂片小,齿状,不明显;花瓣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长圆状卵形,略偏斜,先端渐尖,长约10mm,宽约5mm;雄蕊8,4枚退化,能育雄蕊长13mm,花药长约7mm,基部无瘤,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膜质冠,冠缘具细缘毛。蒴果杯形,先端平截,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6mm,宽4mm,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被腺毛。花期9-11月,果期翌年1-3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00-2000m的土坡、山谷疏林下,岩石的湿土上。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酸竹
种名:酸竹学名:AcidosasachinensisChuetChao别名:科:禾本科属:酸竹属产地分布:产广东阳春。形态特征:竿高8米,粗3—5厘米,绿色,幼时密披短刺毛,后脱落而留有毛痕,具明
-
中亚酸模
学名:RumexpopoviiPacho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
-
草甸藁本
形态特征根根粗壮,直径约1.5厘米;根颈部近于木质。茎茎直立,空管状,表面有纵条纹,淡紫色,无毛。叶叶较少,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柄,长约30厘米;叶鞘三角形;叶片轮廓三角形,与叶柄近等长,宽约20厘米;三回羽
-
西藏肋毛蕨
西藏肋毛蕨产地分布:特产西藏(墨脱,德儿功)。形态特征:植株高约1米。根状茎粗壮,直立,与叶柄基部同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质厚,黑色或褐色。叶簇生;叶柄长约50厘米,粗3~4毫米,红棕色,有光泽,上部与叶轴同被和根状茎的相同但较小的鳞片,鳞片脱落后留下粗糙的痕迹
-
龙眼
种名:龙眼学名:DimocarpuslonganLour别名:桂圆科:无患子科属:龙眼属产地分布: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中南半岛亦有分布。形态特征:长绿乔木,高达10-15M。
-
玉竹
产地分布:我国各地均产,但以西南地区最多。形态特征:具地下肉质根状茎,地下茎竹鞭状圆柱形。地上茎高20-50厘米。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稍厚,微革质,深绿色。花序腋生,每花序具花1-3朵,栽培的可多达8朵。花被白色,或顶端黄绿色,合生呈筒状。浆果
-
红萼杜鹃
红萼杜鹃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meddianumForres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杜鹃花
-
浙江青荚叶
学名HelwingiazhejiangensisF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iflorae山茱萸科Cornac
-
柳叶红千层
柳叶红千层,大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圆柱形,有丝状柔毛,树形美观,为一美丽的观赏植物。柳叶红千层形态特征大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圆柱形,有丝状柔毛。叶片革质,线状披针形,长6-7.5厘米,宽0.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两面均密生有黑色腺点,侧脉纤细,锐角开出,边脉清晰可见,离边
-
阿拉善单刺蓬
学名:CornulacaalaschanicaTsienetG.L.Ch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