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紫茎
云南紫茎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别名
- 大良姜、山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姜亚纲
- 目
- 姜目
- 科
- 姜科
- 种
- 大高良姜
- 亚科
- 姜花亚科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云南紫茎相似植物
云南紫茎
StewartiayunnanensisChanginActaSci.Nat.Univ.Sunyatseni21(4):77.1982.
小乔木,嫩枝有茸毛。叶薄革质或近膜质,椭圆形,长8-14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沿中脉有毛,下面有柔毛,侧脉6-7对,边缘有细钝齿,叶柄长6-8毫米。花腋生,白色,花柄长2-3毫米,有茸毛;苞片三角形,长4.5毫米;萼片长卵形,长1-1.4厘米,有毛;花瓣倒卵形,长1厘米,有毛,雄蕊长7毫米;子房有茸毛,花柱5条,离生,长5-6毫米。花期4-5月。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勐宋,海拔1800-2000米的常绿林内。
它是国产种类中唯一的具有离生花柱的种类,也是亚洲紫茎区系里唯一的代表。另一种离生花柱的种是北美产的S.ovataWeatherby。
-
阿里山杜鹃
阿里山杜鹃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pseudochrysanthum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
-
楝叶吴萸
形态特征树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开裂,密生圆或扁圆形、略凸起的皮孔。叶有小叶7-11片,很少5片或更多,小叶斜卵状披针形,通常长6-10厘米,宽2.5-4厘米,少有更大的,两则明显不对称,油点不显或甚稀少且细小,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叶背灰绿色,干后略呈苍灰色
-
朱顶红
形态特征鳞茎近球形,直径5-7.5厘米,并有匍匐枝。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带形,长约30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花茎中空,稍扁,高约40厘米,宽约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约3.5厘米;花梗纤细,长约3.5厘米;花被管绿色,
-
无毛画眉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黑,吉,辽,蒙,冀,晋,鲁,皖,苏,浙,赣,湘,鄂,川,黔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生长习性:山旁、草地、路旁
-
毛舌兰
学名:Trichoglottistriflora(Guillaum.)GarayetSeiden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
-
花哺鸡竹
花哺鸡竹种名:花哺鸡竹学名:PhyllostachysglabrataS.Y.ChenetC.Y.Yao别名:科:禾本科属:刚竹属产地分布:浙江特产。形态特征:竿高达6—7米,直径3
-
棱茎爵床
基本信息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门英文名Angiospermae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纲英文名Monocotyledoneae目中文名禾本目目英文名Graminales科中文名爵床科科拉丁名
-
多形拟金发藓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外型粗壮而犹如松杉类幼苗,植物体高数厘米至数十厘米。茎有中轴的分化,基部有为数较多的红棕色假根。叶较硬挺,具多层细胞,腹面着生多数绿色单层细胞的栉片;叶边具粗齿;中肋宽阔,几乎占整个叶面,蒴柄红。生长习惯
-
博格多山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4厘米。茎缩短,纤细。轮生羽状复叶长(1.5)3-5厘米;托叶狭披针形,于基部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先端长渐尖,被短硬毛一部分对生,一部分叶柄与叶轴密被弯曲白色短绵毛和稀疏白色长绵毛;小叶4-9对〔和轮),每轮3-4小叶,丛密,广椭圆形或椭圆形,稀圆
-
榄绿阿魏
榄绿阿魏种名:榄绿阿魏学名:Ferulaolivacea(Diels)WolffexHand.-Mazz.别名:万丈深、白芷(云南丽江)科:伞形科属:阿魏属产地分布:产云南(丽江)。生长于峡谷石隙、草坡和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