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足石豆兰
长足石豆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别名
 - 大良姜、山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姜亚纲
 - 目
 - 姜目
 - 科
 - 姜科
 - 种
 - 大高良姜
 - 亚科
 - 姜花亚科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长足石豆兰相似植物
长足石豆兰长足石豆兰,根状茎匍匐生根,假鳞茎在根状茎上斜立,彼此靠近或相距约5毫米,叶革质,长圆形,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外弯,通常长3—5厘米,花序柄很短,圆柱形,顶生1朵花,基部被2—3枚杯状鞘,花大,黄绿色密布紫褐色斑点,花瓣长圆状披针形,比中萼片小,先端稍钝,边缘全缘或稍具齿,具7条脉,花期4—5月,产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屏边、景东、巍山、临沧、耿马),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沟谷岩石上,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越南。麻醉作用石仙桃的水提取液具有局麻作用。阻断蟾蜍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作用与普鲁卡因相似,与地卡因相似的是对兔角膜表面的麻醉作用;豚鼠皮内注射100%石仙桃水提取液0.2ml,有浸润麻醉作用;在家兔第7腰椎间隙注入0.2mg/kg后,家兔的后肢截瘫,15min后,药物作用消除,恢复正常。
- 
        
        
糙叶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匍匐细根状茎。秆直立或基部稍倾卧,高约50厘米,具4节,平滑。叶鞘较长于节间,有纵条纹,无毛;叶舌长圆形,长3-6毫米,顶端钝;叶片线形,扁平或对折,长约12厘米,宽约2.5毫米,边缘与两面沿脉粗糙,顶端渐尖。圆锥花序长约15厘米,疏松开展,具少数小穗;分枝2
 - 
        
        
假川西紫堇
种名:假川西紫堇学名:CorydalispseudoweigoldiiZ.Y.Su别名:科:罂粟科属:紫堇属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南部(盐源)形态特征:灰绿色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
 - 
        
        
地稍瓜
形态特征秋季开黄白色小花,伞形花序腋生,梗短,花冠钟状,内面光滑无毛;花药顶有一膜质体,花粉块在每一花药内2个,下垂;柱头短。蓇葖果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4cm,宽约2cm。种子棕褐色,扁平,先端有束白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生长环境
 - 
        
        
半边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
 - 
        
        
斜萼草
斜萼草基本信息学名LoxocalyxurticifoliusHemsl.别名佛座(四川洪溪)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
 - 
        
        
少花斑鸠菊
少花斑鸠菊基本信息学名VernoniachuniiCh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
 - 
        
        
红亚麻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茎直立,无毛,疏被锐利小刺。叶异型,下部的叶心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7深裂,裂片披针形,长2-11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至近圆形,具锯齿,两面均无毛,主脉5-7条,在下面中肋近基部具腺;叶柄长6-20厘米,疏被小刺
 - 
        
        
大果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rex(Hemsl.)Schot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aga
 - 
        
        
三面秆荸荠
种名:三面秆荸荠学名:HeleocharistrilateralisTangetWang别名:科:莎草科属:荸荠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
 - 
        
        
头花马蓝
基本信息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茎高达1米,多分枝,茎横卧到上升,具柔毛,后脱落。叶片披针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4-14×1.5-9厘米,沿脉背面短柔毛,但通常后脱落,正面疏生柔毛,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重踞齿,上面有不明显的(小乳头凸粗糙不平或小而密的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