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铁线蕨
扇叶铁线蕨(学名:Adiantumflabellulatum)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100-1100米的阳光充足的酸性红、黄壤上。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等地。
- 拉丁名
- Adiantum flabellulatum
- 别名
- 百日红、狗尾草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真蕨纲
- 亚纲
- 五桠果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铁线蕨科
- 种
- 扇叶铁线蕨
- 亚科
- 鼻花亚科
- 族
- 鼻花族
- 属
- 铁线蕨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扇叶铁线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棕色、有光泽的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10-30厘米,粗2.5毫米,紫黑色,有光泽,基部被有和根状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纵沟1条,沟内有棕色短硬毛;叶片扇形,长10-25厘米,二至三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通常中央的羽片较长,两侧的与中央羽片同形而略短,长可达5厘米,中央羽片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2厘米,奇数一回羽状;小羽片8-15对,互生,平展,具短柄(长1-2毫米),相距5-12毫米,彼此接近或稍疏离,中部以下的小羽片大小几相等,长6-15毫米,宽5-10毫米,对开式的半圆形(能育的),或为斜方形(不育的),内缘及下缘直而全缘,基部为阔楔形或扇状楔形,外缘和上缘近圆形或圆截形,能育部分具浅缺刻,裂片全缘,不育部分具细锯齿,顶部小羽片与下部的同形而略小,顶生,小羽片倒卵形或扇形,与其下的小羽片同大或稍大。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近革质,绿色或常为褐色,两面均无毛;各回羽轴及小羽柄均为紫黑色,有光泽,上面均密被红棕色短刚毛,下面光滑。孢子囊群每羽片2-5枚,横生于裂片上缘和外缘,以缺刻分开;囊群盖半圆形或长圆形,上缘平直,革质,褐黑色,全缘,宿存。孢子具不明显的颗粒状纹饰。染色体2n=116。
分布范围
产我国台湾(台北)、福建(南靖、南平、长汀、宁化、建阳、建欧、连城、沙县、武夷山、福州、厦门)、江西(瑞金、兴国、会昌、安远、广昌、大余、寻部、遂川)、广东(大埔、惠阳、增城、花县、平远、连南、蕉岭、南雄、德庆、封川、和平、饶平、仁化、阳山、防城、高要、新兴、丰顺、乐昌、广州、电白、信宜、珠江口沿海岛屿)、海南、湖南(江永、黔阳)、浙江(雁荡山、青田)、广西(南宁、桂林、兴安、琶宁、平乐、阳朔、横县、百色、凭祥、梧州、苍梧)、贵州(三都、册亨、望谟)、四川(乐山、江北)、重庆(缙云山)、云南(麻栗坡、屏边、允景洪、河口、思茅、勐海、普洱)。日本(九州及琉球群岛)、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及马来群岛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珠江口岛屿。
生长环境
生于阳光充足的酸性红、黄壤上,海拔100-1100米。
主要价值
本种全草入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利尿、化痰、消肿、止血、止痛,治跌打内伤,外敷治烫火伤,毒蛇、娱蚣咬伤及疮痛初起;还治乳猪下痢、猪丹毒及牛瘟。此外,它生于pH值为4.5-5.0左右灰化红壤和红黄壤上,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
-
陕西铁线蕨
形态特征参照长盖铁线蕨(原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较矮小,高10-20厘米,每小羽片有3-4(罕1、2、5)个孢子囊群。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2700-3600米的沟边林下岩石上或石缝中。分布范围
-
荷叶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5-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和多细胞的细长柔毛。叶簇生,单叶;柄长3-14厘米,粗0.5-1.5毫米,深栗色,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和柔毛,向上直达叶柄顶端均密被棕色多细胞的长柔毛,但干后易被擦落;叶片圆形或圆肾形,直径2-6厘米,
-
长尾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6-19厘米,粗不过1毫米,纤细、栗?色,有光泽,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纵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3厘米,奇数一回羽状,在叶片基部往往具有1-3条同形而较短的侧枝;羽片8
-
蜀铁线蕨
形态特征月芽铁线蕨(原变型)植株高15-3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深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8-15厘米,粗约1毫米,栗黑色,有光泽,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长卵形或卵形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4.5-8厘米,尖头,基部楔形,通
-
灰背铁线蕨
形态特征本种形体、大小和掌叶铁线蕨(A.pedatumL.)相似,不同点在于叶下面为明显灰白色,小羽片排列紧密,长三角形,上缘浅裂,裂片的不育边缘和羽片先端具三角形的尖锯齿,囊群盖圆肾形,孢子具明显的网状纹饰,处理后周壁常保存,故易区别。本种仅分布于低纬度低海拔山地。
-
陇南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9-25厘米(罕达35厘米以上)。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或近生;柄长4-20厘米,粗约1厘米,圆形,栗红色,有光泽,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8厘米,宽2-6厘米,渐尖头,下部为简单的三回羽
-
细叶铁线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横卧,粗约2毫米,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柄长10-20厘米,粗1.8-2毫米,栗褐色,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阔卵形,长15-25厘米,宽10-20毫米,顶端尖头并为一回羽状,下部三回羽状;羽片约6对,互生,斜向上,相距5-6厘米,有长
-
粤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5-7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2-3厘米,细如发丝,栗黑色,略有光泽,光滑;叶片长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4对,互生,斜展,相距6-9毫米,狭长卵形或狭扇形,长4-6毫米,宽2.5-4毫米,上缘近平
-
团羽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8-1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2-6厘米,粗约0.5厘米,纤细如铁丝,深栗色,有光泽,基部被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5-3.5厘米,奇数一回羽状;羽片4-8对,下部的对生,上部的近对生,斜向上,具明显
-
掌叶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横卧,被褐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或近生;柄长20-40厘米,栗色或棕色,基部粗可达3.5毫米,被和根茎有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有光泽;叶片阔扇形,长可达30厘米,宽可达40厘米,从叶柄的顶部二叉成左右两个弯弓形的分枝,再从每个分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