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茎柴胡
抱茎柴胡,一、二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茎有细纵条纹,空心,不分枝或上部有很少的短分枝;复伞形花序1—4,直径2—6厘米,花序梗粗壮,小伞形花序直径6—9毫米,花18—24,花瓣黄色;果实红棕色,卵圆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棱细。产云南西北部德钦县。生长于海拔27000米的林下。
- 拉丁名
- BupleurumlongicauleWall
- 别名
- 豹纹竹芋
- 门
- 被子植物
- 纲
- 双子叶植物
- 亚纲
- 原始花被
- 目
- 伞形
- 科
- 伞形
- 种
- 白花龙
- 亚科
- 芹
- 族
- 阿米芹
- 属
- 柴胡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抱茎柴胡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茎
茎有细纵条纹,空心,不分枝或上部有很少的短分枝。
叶
叶稀疏,茎下部叶线形,长6-1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抱茎,无柄,11-13脉;茎中部叶长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抱茎,21-27脉,叶缘有白色细边;上部叶狭卵形至卵形,叶顶端和背部常带紫色,顶端急尖或圆钝,有突尖头,基部深心形,29-35脉。
花
复伞形花序1-4,直径2-6厘米,花序梗粗壮;总苞片1-4,与上部叶同形而小,纸质,卵形或广卵形,不等大,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浅心形,长4-10毫米,宽2-6毫米;伞辐(4)7-9,粗壮,不等长;小总苞片5,质薄,卵形或广卵形,长4-5.5毫米,宽2-4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有小突尖头,基部广楔形,小总苞片长等于或略超过小伞形花序;小伞形花序直径6-9毫米,花18-24,花瓣黄色。
果
果实红棕色,卵圆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棱细;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花期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北部德钦县。
主要价值
【藏药】司惹色波:果实升胃温,健胃,理气,治胃寒,食滞,消化不良,“龙”病《藏本草》。
变种
本变种茎下部叶线形,较狭,叶基不收缩成柄而成鞘抱茎,上部叶卵形,基部深心形抱茎,可与其原种长茎柴胡B.longicauleWall.exDC.相区分。原种产印度,花紫色,茎下部叶披针形,长2-12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宽阔,抱茎。
化学成分
抱茎柴胡中分得1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2).山柰素(3),山柰素-3,7-二-O-α-L-鼠李糖苷(4),山柰素-3-O-α-D-阿拉伯糖-7-O-α-L-鼠李糖苷(5),山柰素-7-O-α-L-鼠李糖苷(6),5,7,4'-三羟基-6,8-二-C-葡萄糖芹黄素苷(7),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8),rotundiosideE(9),saikosaponinK(10),柴胡皂苷b2(11),木糖醇(12),正二十九烷醇(13),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4).结论:14个化合物均为抱茎柴胡中首次发现,其中7,8,14为柴胡属内首次发现。
-
硬阿魏
形态特征多年生章本,高30-60厘米,植株被密集的短柔毛,蓝绿色。根根圆柱形,粗达8毫米,根颈上残存有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茎茎细,单一,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二至三回分枝,下部枝互生,上部枝对生或轮生,枝上的小枝互生
-
紫脉滇芎
形态特征光滑,多年生草本,高35—50厘米。茎茎直立,有分枝,表面有时略呈暗紫色。叶基部覆盖纤维状的叶鞘。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5—9厘米,约1/2—1/3处有阔膜质的叶鞘,叶鞘抱茎。有时略带暗紫色;叶片轮廓三角形或阔卵状
-
玉山当归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尖瓣芹
产地分布产甘肃、四川、青海。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30-75厘米。根卵圆形,径3-4毫米。茎细弱,有细条纹,无毛。基生叶有柄,柄长2-5厘米,叶鞘短而膜质;叶片轮廓呈阔三角形,通常2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约有1厘米长的柄,二回羽片
-
孜然芹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除果实外)光滑无毛。叶柄长1-2厘米或近无柄,有狭披针形的鞘;叶片三出式2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1.5-5厘米,宽0.3-0.5毫米。复伞形花序多数,多呈二歧式分枝,伞形花序直径2-3厘米;总苞片3-6
-
水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1-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牙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复伞形
-
中亚阿魏
形态特征根根圆锥或倒卵形,粗壮,根颈上残存有枯鞘纤维。茎茎单一,粗壮,淡红褐色,自中上部向上分枝成圆锥状,下部分枝互生,上部分枝轮生。叶基生叶有短柄,柄的基部扩展成鞘,叶片轮廓为广卵形,三出二回羽状全裂,末
-
条叶丝瓣芹
产地分布产四川。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丹巴。形态特征草本,高50-75厘米。根圆锥形,长约6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有分枝,下部常带淡紫色。较下部的茎生叶有长柄,柄长10-20厘米,叶鞘阔膜质,抱茎;叶片2-3(-4)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
-
走茎变豆菜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有细长的根状茎和明显的节间;萼齿卵形,长约1毫米,宽0.5毫米。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2300—2450米的山顶上。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峨眉山。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
高升藁本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我国西藏东部(波密)。生长于海拔3600米左右山坡林缘。国外分布: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3—1米,根圆柱形,棕褐色;茎基部有枯鞘纤维,茎下部2—3分枝。基生叶有柄,叶柄长5—10厘米;叶片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