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原始观音座莲

原始观音座莲

编辑:督宪英发布时间:2021-02-21 10:28:55

原始观音座莲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aracryphiaceae Airy Shaw
别名
金钱草,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
有胚植物门
木兰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盔被花目
荨麻科
苎麻根
亚科
鸡蛋花亚科
珍珠菜族
珍珠菜属
类型
地被类

与原始观音座莲相似植物

原始观音座莲仅产于云南东南部局部地区,属濒危种。喜生于季节性雨林阴湿的环境,常构成草本地被层常见成分,山坡下部沟谷边缘分布最多,也较高大。株高80至120厘米,早春于根茎上萌发新芽,7至8月孢子囊群在叶背上显现,11月成熟后孢子飞扬。本种系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的姿态奇异、叶片翠绿,是优美的荫生观赏植物,人工繁殖较为困难。

形态特征陆生中型蕨类植物,根状茎颇长,近直立或斜生,有腹背之分和肥壮肉质不分枝的长根疏生。叶簇生,通常3-4枚成丛,柄长,颇细,多汁草质,上面有一宽纵沟槽,近基部处有不少长丝形暗棕色具粗孔筛的鳞片,腹部着生,边缘有粗齿牙,向上部疏生或几光滑,基部有一对颇大的薄肉质卵状长圆形宿存的托叶状的附属物包围,向中部有一个(有时4-5个)肉质节状膨大,上面有纵沟,干后成扁压,呈淡黑色。

原始观音座莲

叶片卵状三角形,此叶柄为短,照例为一回奇数羽状,少有二回羽状,弱片一般为1-6对,互生或近对生,阔披针形。渐尖头,有小柄,顶生一枚羽片和侧生的同形而通常较大,羽柄也膨大,干后也变淡黑色。

叶脉分离,从中肋向外斜向上开展,一次分叉或为单脉,明显,直达叶边,近顶端多少向上弯弓,顶端尖削,不具倒行假脉,草质或纸质,绿色,上面光滑,下面通常有鳞片疏生。

孢子囊羣为长线形,沿叶脉中部以二列着生,照例位于边缘与中肋之间,但既不达中肋,也不达叶边,每羣由40-60-160-240个船形的无柄分离的成两排紧靠的孢子囊组成,孢子囊的顶部有不发育的环带,并以腹部的一纵缝开裂,放出大量孢子,下面有沿叶脉着生的分枝夹丝,夹丝的长短不一,节状,腺头,透明,分枝,干后易擦落;孢子略圆或阔卵圆形,乳黄色,透明,表面有短细刺头密生的外孢壁。

2生长习性喜生于季节性雨林阴湿环境的生境,常构成草本地被层常见的成分,特别是山坡下部沟谷边缘分布最多,也较高大。所在地为赤红壤或红壤,pH值4.5--5.5。早春于根茎上萌发新叶芽,嫩时卷曲成球状,叶柄逐渐伸长,新叶也随之开展,逐渐成长。7--8月孢子囊群在叶背上显现,11月成熟,孢子飞扬,在适宜的环境里长成原叶体。

3地理分布本属现有10种,主要产于云南东南部及越南北部,生于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向东分布到广西南部,海南岛及台湾。除一种(A.cadieriTard-BlotetC.Chr.)产越南东南部外,余产中国及中越边界。

4栽培繁殖观音莲与芋属(Colocasia)植物容易造成混淆,事实上,观音莲较芋属喜好阴暗的环境(绿叶品种可生长于光度较强的环境)、生长较缓慢,且在自然界中并非水生。观音莲株高因品种而异,从30~45cm高的‘BlackVelvet’至210cm高的绿叶品种‘PersianPalm’均有,大部分品种分布美国热带的第9~10农业区。

孢子繁殖时应选择阴湿而温暖的生态环境。因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应进行孢子繁殖和栽培苗株的研究。

观音莲多由组织培养的方式繁殖;亦可以未含展开叶的茎段繁殖,且新芽会快速萌出,待1~2周后叶片展开后再开始施肥。

光线:观音莲的光度需求为遮阴65~73%,因栽培地点而有差异。

栽培介质:使用树皮、粗珍珠石与泥炭苔混合成通气性佳的介质,使pH值维持在5.8~6.2、EC值0.75~1.5mS/cm,肥料使用20-10-20或15-0-15配方。

温度:与其它热带观叶植物相同,观音莲喜温暖的环境,最适生长的土温约为23℃(73℉),最低不可低于18℃(65℉);由于冬季栽培较为困难,美国北部的生产业者可于11~12月定植,虽然叶片展开较缓慢,但根部仍可持续生长;随着日长与温度的增加,植株茎部伸长、叶片迅速展开,但7℃(45℉)以下植株会呈现休眠状态,提早种植有利于生产较大的植株,或以种植不同品种的方式调节出货。

病虫害: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灰霉病(botrytisblight)、炭疽病(Anthracnose)、根腐病(Phytophthora/pythium)、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与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每月以农药防治;虫害以、类为主。

5科学研究二回原始观音座莲蕨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利用CO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二回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光合饱和点及其日变化,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或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单因子影响研究。

二回原始观音座莲的二回羽状复叶上午、中午和下午的光合补偿点分别为6.1、6.4和3.1μmol/m^2s,光合饱和点分别为250、500和250μmol/m^2s。最适光合有效辐射为100-500μmol/m^2s。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191,CO2补偿点为59.1μmol/mol。光合速率在叶温22-28℃范围内,随温度升高上升;28-33℃随温度升高下降,最适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30%-85%的试验范围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75%以上。

6生物价值本种系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对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区系起源等有一定的价值。

其姿态奇异,叶片翠绿,是优美的荫生观赏植物。

7保护措施云南屏边大围山和金平分水岭已规划为自然保护区,需从速完善管理制度。

相关植物
  • 黄锁梅

    形态特征披散状小灌木,长1~3米。茎枝、叶柄和中脉均被红棕色毛茸及倒钩刺。三出复叶互生,具柄,基部有条形托叶1片,小叶倒心形或倒卵形,长2~6.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稍凹或近平截,基部宽楔形至钝圆,边缘有细锐锯齿,小叶柄甚短。春季顶生及腋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被毛;花

  • 三头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云南西南部(西双版纳)。国外分布: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勐海豆腐柴

  • 五匹青

    产地分布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生于海拔1400—3500米的山谷、沟边或林下荫蔽湿润处。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元阳逢春岭。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

  • 菲律宾谷精草

    产地分布我国的台湾、广东、海南及国外的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都有分布。海拔:nearsealevelto500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华西箭竹

    华西箭竹种名:华西箭竹学名:Fargesianitida(Mitford)Kengf.exYi别名:科:禾本科属:箭竹属产地分布:甘肃,四川形态特征:竿柄长10-13厘米,粗1—2厘

  • 高大翅果菊

    高大翅果菊,学名:Pterocypselaelata,别称剪刀草(浙江),高莴苣(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野苦麻(浙江)。是菊科翅果菊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江西、甘肃、四川、浙江、福建、吉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广东、陕西、云南、安徽等地。高大翅果菊

  • 多裂腺毛蝇子草

    产地分布四川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蔓茎报春

    蔓茎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alsophilaBalf.f.etFarre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

  • 都丽菊

    都丽菊,一年生草本,茎坚硬,直立,高40-100厘米,绿色或下部紫色,具条纹,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上部有分枝,花期4-5月。拉丁学名EthuliaconyzoidesL.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桔梗目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