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细鳞苔
黄色细鳞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Woodsia sinica Ching
- 别名
- 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岩蕨科
- 种
- 肾蕨
- 亚科
- 鸡蛋花亚科
- 族
- 珍珠菜族
- 属
- 岩蕨属
- 类型
- 地被类
与黄色细鳞苔相似植物
黄色细鳞苔种名:黄色细鳞苔
学名:Lejeuneaflava(swartz)nee.
别名:
科:细鳞苔科
属:
产地分布:
产于彝良、贡山、德钦、中甸、福贡、丽江、大理、昆明、安宁、绿春、屏边、河口、西双版纳、沧源、景东、瑞丽及盈江等地。分布于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欧洲也有。
形态特征:
植物体小,长40毫米,带叶宽0.8—1毫米,黄绿色。茎粗约88—120微米,表皮细胞7个,内部细胞9—15个,不规则分枝。侧叶覆瓦状排列,卵形,长0.50—0.66毫米,宽0.32—0.41毫米,顶端圆或钝圆,边缘全缘。叶顶端边缘细胞10—17×8—14微米,中部细胞14—22×13—20微米,细胞壁薄,三角体小到大,中部球状加厚常缺,叶基部细胞20—32×11—22微米。油胞和假肋缺,角质层平滑或具细疣状突起。腹瓣小,长为背瓣的1/5,顶端截形,具单细胞的角齿,透明疣位于中齿的近轴侧。腹叶大。苞叶2—4对,密集覆瓦状排列,腹苞叶1片,生于雄穗基部。雌器苞顶生,整鳞苔型,新生枝1个,细鳞苔型。蒴萼倒卵形,具5个脊,喙2—4个细胞高。
生长习性:
生于树干、岩石、树基、朽木以及叶面上。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滇羊茅
产地分布产云南、四川。形态特征多年生,疏丛。秆直立,较硬,平滑无毛,高65-90厘米。叶鞘疏松,具条纹,平滑;叶舌短,平截;叶片常对折或扁平而边缘内卷,两面均平滑无毛,长达30厘米,宽3-5毫米,基部具耳状突起;叶横切面具维管束7-13,具较小
-
圆叶薄荷
圆叶薄荷基本信息学名Mentharotundifolia(Linn.)Hud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李榄琼楠
学名Beilschmiedialinocieroides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
-
冷水七
种名:冷水七学名:ImpatienspritzeliiHk.f.var.hupehensisHk.f.别名:科:凤仙花科属:凤仙花属产地分布:湖北分布:鹤峰,利川,建始,巴东,秭归,五峰,长阳,宜都。形态特征:
-
人生果
1.1人生果幼果色白如玉,亮丽光滑,远看似花,近看是果,果实形状有圆球形、圆锥形、卵形、椭圆形、桃形、弓形、芒果形;二是食用价值:水果果实成熟以后,爽甜多汁,清香味美、含糖量在6-8%,是解酒、解辣、解苦、解酸的理想水果,也可作为蔬菜炒食、凉拌或红烧,味道丰富,口感良好;三是营养
-
隐子芥
学名CryptosporafalcataKar.etKi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
-
硬毛赤车
学名:Pellioniacrispulihirtell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
-
番红花
番红花种名:番红花学名:Crocussativus别名:藏红花、西红花科:鸢尾科属:红花属产地分布: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区域。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鳞茎,外被褐色膜质鳞片。顶端抽生5-15张叶,成叶束,
-
荷莲豆草
学名:Drymariadiand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
垂枝水锦树
形态特征稍披散灌木,高1-3米;枝柔弱,下垂,有柔毛。叶纸质,对生或3枚轮生,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5-10厘米,宽1.8-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浑圆或近短尖,上面无毛,下面稍粗糙,脉上有疏短柔毛;侧??4-7对,在下面稍凸起;托叶小,三角形,脱落。花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