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
独角兽是一种最新欧亚品种葡萄,平均粒重10-20克,糖度16度左右,大穗,果粉多。
- 拉丁名
- Gnetum montanum Markgr.
- 别名
- 倪藤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葡萄
- 亚科
- 毛茛亚科
- 族
- 银莲花族
- 属
- 葡萄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独角兽相似植物
品种介绍
最新欧亚品种,藤色,平均粒重10-20克,糖度16度左右,大穗,果粉多,外观十分吸引人。树势强,花芽分化好,丰产,栽培容易,有香味,着色好,适合观光园栽培。八月中旬成熟。
-
云南葡萄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心形,每侧边缘锯齿15-17个,齿急尖,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几无毛;基出脉5,中脉有侧脉通常约4对,网脉两面微突出;
-
七小叶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茎多瘤状突起。小枝圆柱形,皮孔明显,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二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7-8小叶,中央小叶倒卵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15厘米,稀长达21厘米,宽2-7厘米,侧生小叶长2.5-15厘米,每侧边缘有5-15个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浅
-
单叶红枝崖爬藤
产地分布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越南也有分布。形态特征叶多为单叶,稀(2)3小叶,叶质地常较厚,有时带淡紫色。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100米至450米的地区,常生于石山林中。繁殖培育
-
锈毛喜马拉雅崖爬藤
形态特征本种与喜马拉雅崖爬藤(原变种)不同在于,子房有锈色柔毛。花期5月,果期7-8月。生长环境生长于山谷林中。分布范围锈毛喜马拉雅崖爬藤产自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屏边。
-
大果西畴崖爬藤
形态特征本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柄和叶片均无毛。花期4-5月,果期6-11月。参看:西畴崖爬藤(原变种)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600-21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岩石或灌丛。分布范围产于贵州、云南、西藏。
-
厚叶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茎扁平,多瘤状突起。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常疏生瘤状突起,无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或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卵长椭圆形,侧生小叶有时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骤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
-
葡萄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显著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缢缩,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
-
红枝崖爬藤
产地分布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越南和柬埔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不分枝,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8-16厘米,宽5-5.5厘米,[1]顶端短尾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每侧有7-8个疏齿,
-
毛三裂叶蛇葡萄
产地分布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生长习惯最高海拔:1200生境:山坡灌丛中繁殖培育野生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
-
刺葡萄
产地分布产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或卵椭圆形,长5-12厘米,宽4-16厘米,顶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心形,基缺凹成钝角,边缘每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