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科普兰猪笼草

科普兰猪笼草

编辑:督帝蓉发布时间:2021-02-22 10:32:57

科普兰猪笼草是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达沃市(DavaoCity)附近的阿波山(MountApo)和比斯利格市附近的培逊山(MountPasian)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

拉丁名
Nepenthes copelandii
别名
漏斗猪笼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石竹目
猪笼草科
丹瑟猪笼草
亚科
阿福花亚科
芦荟族
猪笼草属
类型
热带植物类

与科普兰猪笼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科普兰猪笼草是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达沃市(DavaoCity)附近的阿波山(MountApo)和比斯利格市附近的培逊山(MountPasian)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产于这两个地区的个体的捕虫笼之间有微小的不同。科普兰猪笼草的学名来源于马尼拉标本馆(ManilaHerbarium)的馆长E·B·科普兰(E.B.Copeland)。

目前尚未科普兰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种或个体的描述。

相关植物
  • 昂嘎桑猪笼草

    形态特征昂嘎桑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可攀爬至9m高的树干上。茎呈圆柱形。有侧芽生于地下茎。节间距2~6cm。莲座状植株的叶片革质,无柄,线形。长5~7cm,宽1~1.3cm。叶片末端急尖,基部包住茎部周长的二分之三。羽状脉发于中脉,斜向延伸,呈不规则的网状。中脉两侧

  • 新几内亚猪笼草

    形态特征叶片纸质带柄。呈披针形,可长达25cm,宽至4.5cm。叶片末端尖细,基部骤缩。在中脉的两侧各有3~4条纵脉。在中脉附近有明显的羽状脉,在叶片的外缘附近有网状脉。笼蔓直径可达4mm,约与叶片同长度。上位笼的笼蔓会形成直径7~23mm的卷曲。捕虫笼的下半部

  • 血红猪笼草

    形态特征血红猪笼草捕虫笼的大小变化无常,高可为10至30厘米,颜色可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分布范围血红猪笼草是原产于马来半岛及泰国南部的热带食虫植物。

  • 贝里猪笼草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援草本,高0.5-2米。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披针形,长约10厘米,边缘具睫毛状齿;卷须短于叶片;瓶状体大小不一,长约2-6厘米,狭卵形或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和星状毛,具2翅,翅缘睫毛状,瓶盖着生处有距2-8条,瓶盖卵形或近圆形,内面密具近圆形的腺

  • 哈里猪笼草

    植物学史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WilliamBurbidge)最早在1882年描述了哈里猪笼草。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MuirheadMacfarlane)最先提出其是一个自然杂交种,并发表在他1908年出版的著作中。B·H·丹瑟(B.H.D

  • 石龙门猪笼草

    形态特征石龙门猪笼草的形态表现为其父母本的中间型。它继承了小猪笼草(N.gracilis)喜攀爬的特征,但其叶片和茎又相当的大型。它继承了诺斯猪笼草(N.northiana)捕虫笼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它的唇比小猪笼草要宽,并具有红色的条纹。它的捕虫笼可高达15cm,为暗绿色至紫

  • 杏黄猪笼草

    植物学史杏黄猪笼草在近几年才开始被人工种植和描述的,而且在2004年的时候它还只具有一个非正式的名字“Nepenthesspec.nov.Sumatra”。2007年7月4日,安德烈亚斯·维斯图巴(AndreasWistuba)、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N

  • 本斯通猪笼草

    形态特征本斯通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5m,宽至0.6cm,呈圆柱形。节间距可达15cm。叶片革质,无柄至亚叶柄。叶片通常为宽线性至披针形,也可能略呈匙形。其基部包住茎部,脊宽大并下延。叶片可长达60cm,宽至9cm。叶片末端为圆尖至急尖。笼蔓两侧的叶片边缘通

  • 匙叶猪笼草

    形态特征匙叶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攀爬至5米的高处,直径可达8毫米。节间距可达15厘米,横截面为圆形至三角形或菱形。匙叶猪笼草的叶片无柄至具小叶柄,革质。叶片呈匙形,可长达30厘米,宽至10厘米,渐狭至基部。叶尖圆,短渐尖或微缺。中脉的两侧各有3至5条纵脉。羽状

  • 棉兰老岛猪笼草

    学名来源其种加词来源于棉兰老岛。自然杂交种已发现的关于棉兰老岛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如下:N.alata×N.mindanaoensisN.bellii×N.mindanaoensisN.merril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