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叶火烧兰
学名:EpipactisthunbergiiA.Gray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
- 拉丁名
- Dracula simia (Luer) Luer
- 别名
- 猴脸兰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微子目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猴面小龙兰
- 亚科
- 兰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小龙兰属
- 类型
- 花卉类
与尖叶火烧兰相似植物
学名:EpipactisthunbergiiA.Gray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头蕊兰亚族Subtrib.Limodorinae
火烧兰属Epipactis
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无毛,基部具2-4枚鳞片状鞘。叶6-8枚,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长5-10厘米,宽1.2-3厘米,基部抱茎成鞘状(鞘长约1-1.5厘米)向上叶逐渐变小,鞘也逐渐变短,直到无鞘。总状花序长3-5厘米(未完全伸展),具3-10朵花;花苞片叶状,卵状椭圆形,较花长,向上逐渐变短;子房和花梗长1.5厘米,无毛;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11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卵状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近3毫米,先端急尖;花瓣宽卵形,稍歪斜,长7-10毫米,宽近5毫米,先端急尖;唇瓣长近10毫米,上下唇以一极短的关节相连;下唇楔形,长近3毫米,顶端宽近3毫米,两侧各具一枚直立的、长约4毫米、高约2毫米的耳状裂片;上唇匙形,长约6毫米,基部宽约2毫米,先端近圆形,宽约3毫米,边缘稍呈波状,在近基部有4-5条鸡冠状突起直贯下唇,外侧的两条较短;蕊柱粗短,长约3毫米(不含花药)。花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浙江(天台、临海)。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本种提示:
该种植株无毛;唇瓣上下两部分的连接关节短,不明显,上唇脉上具突起物,甚易区别于该属其它种。
植物图片:
-
全缘叶核果木
形态特征花未见。核果双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或顶生;果梗长2毫米;果长圆形,长约12毫米,直径7毫米,顶端渐狭窄,外面被短柔毛,1室,内有种子1颗,外果皮干时革质,中果皮木质,内果皮硬壳质,宿存的花柱极短,柱头2裂,近折扇形;种子椭圆形,长约8毫米,直径5毫米,胚乳丰富;宿存萼片
-
绿宝石喜林芋
产地分布原产哥伦比亚,广州有栽培形态特征是红苞喜林芋的一个栽培品种。株形、叶形与红苞喜林芋基本相同,但其叶片、茎、叶柄、嫩梢与叶鞘均为绿色。生长习惯绿宝石喜林芋等大多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攀援生长在树干和岩
-
显脉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3-17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鳞片阔卵状披针形,筛孔大而透明,等直径,多边形,先端有长的芒状尖,边缘有粗长尖刺,褐棕色。叶远生;叶柄长1-2厘米,禾秆色;叶片线状披针形,长7-16厘米,中部宽7-10毫米,钝圆头,基部楔形,下延,干后上面深棕色,下面淡棕色
-
长序缬草
形态特征长序缬草-墨线图大草本,高60-150厘米;根状茎短缩,呈块柱状。茎直立,粗壮,中空,外具粗纵棱槽,下部常被疏粗毛,向上除节部外渐光秃.基生叶多为3-5(-7)羽状全裂或浅裂,稀有不分裂而为心形全叶的;羽裂时,顶裂片较侧裂片为大,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7厘米,宽
-
毛掌叶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树皮深褐色;小枝直伸,淡褐色,有条棱;嫩枝灰褐色,密被灰白色毛。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狭,具短刺尖,长2-6毫米,硬化成针刺;叶柄被灰白色毛,脱落或宿存,长4-12毫米;小叶楔状倒卵形,长5-20(30)毫米,宽
-
小山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地下鳞茎近球形或卵形,外面被一层淡褐色膜质鳞被。茎直立,圆柱形,淡青色,光滑,无沟槽。叶鞘包围茎达1/3。叶3–5枚,线条形,短于茎,长5–15厘米,宽0.3–0.5厘米。光滑,有沟槽,两面淡绿色,基部包茎。总苞2裂,宿存;伞形花序球形,多
-
望楼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约达20米,胸径约30厘米,嫩枝粗壮,密被灰黄色绒毛,2-3年生枝散生皮孔。叶革质,倒披针形或有时倒卵形,长12-22厘米,宽4-8厘米,顶部短突尖,基部楔尖,嫩叶两面被灰黄或黄棕色绒毛,叶背中脉兼被长柔毛,毛脱落后显出黄灰色蜡鳞层,中脉在叶面稍凸起,侧脉每边
-
诺斯猪笼草
形态特征诺斯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直径宽至15mm,呈圆柱形至三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25cm。叶片纸质,几乎无叶柄。叶片呈倒卵形至椭圆形,可长达40cm,宽至10cm。叶片末端尖锐,基部渐渐缩小至茎,包住茎,并向外翻形成两个脊。在中脉的两侧各有4
-
栒子
形态特征落叶、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有时为小乔木状;冬芽小形,具数个覆瓦状鳞片。叶互生,有时成两列状,柄短,全缘;托叶细小,脱落很早。花单生,2-3朵或多朵成聚伞花序,腋生或着生在短枝顶端;萼筒钟状、筒状或陀螺状,有短萼片5;花瓣5,白色、粉红色或红色,直立或开张,在花芽中覆瓦状
-
康定点地梅
康定点地梅基本信息学名AndrosacelimprichtiiPaxetK.Hoffm.别名川藏点地梅(西藏植物名录)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