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东北舌唇兰

东北舌唇兰

编辑:颛孙永成发布时间:2021-02-23 09:22:22

学名:Platantheracornu-bovisNevs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

类型
花卉类

与东北舌唇兰相似植物

学名:Platantheracornu-bovisNevski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舌唇兰属Platanthera

舌唇兰亚属Subgen.Platanth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6厘米。块茎长圆状卵形,长4-6厘米,基部粗5-8毫米,肉质,向先端变狭。茎细长,直立或近直立,在下部或近中部具1枚大叶,在大叶之上具1-3枚较小很多的、披针形苞片状的小叶。大叶向上伸展,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近钝,基部圆形略抱茎。总状花序具3-12朵较疏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5厘米,最下部的明显长于花;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稍弧曲,无毛,连花梗长1-1.3厘米;花黄绿色或淡绿色;中萼片宽卵形,凹陷,长5-6.5毫米,宽4-4.5毫米,先端渐尖,具3脉;侧萼片反折,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9毫米,宽1.5-2毫米,先端稍钝,具(-1)3脉;花瓣长7-8毫米,下部为斜卵形,不等侧,宽3-3.2毫米,向上骤然收狭而伸长成线形,宽0.25-0.3毫米,先端稍尖,上半部向外张开,不与中萼片靠合;唇瓣下垂,舌状披针形,长9-10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距圆筒状,细长,长1.5-2.6厘米,粗0.5-1.5毫米,向后伸展、几乎不弯曲,或其下部稍向下弯,或下垂其下部稍向前弯或呈弧状弯曲,末端稍尖,较子房长多,长为子房长的1.5-2倍;药室稍叉开;药隔较宽,宽约2.5毫米,顶部微凹;花粉团椭圆形,具细长的柄和近圆形的粘盘;退化雄蕊2个,小,狭窄的半圆形;蕊喙宽三角形;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穴内。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黑龙江(嘉荫)、吉林(抚松、长白山)。生于海拔1300-19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中。俄罗斯(远东、乌苏里)、朝鲜半岛北部、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乌苏里)。

本种提示:

本种植物的花瓣上部向外张开,不与中萼片相靠合,与属中的尾瓣舌唇兰(P.mandarinorumRchb.f.)关系密切。北川政夫(M.Kitagawa)先生(1979年)将其降为尾瓣舌唇兰的变种即:P.mandarinorumRchb.f.var.cornu-bovis(Nevski)Kitagawa.而井上健(K.Inoue)先生(1982年)在对日本产的尾瓣舌唇兰种的分类研究(分4亚种、9变种及2变型)中,又将本种重新组合置于他新成立的亚种之下的一变种处理即:P.mandarinorumRchb.f.subsp.maximowicziana(Schltr.)K.Inouevar.cornu-bovis(Nevski)K.Inoue.我们根据本种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它与尾瓣舌唇兰在我国分布于山东和以南省区,两者分布区不重叠,彼此的区别特征明显,暂作为独立的种处理。

植物图片:

相关植物
  • 泡沫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aphrospermaH.SmithexMarq.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

  • 伸梗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productaT.N.H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anace

  • 圆唇虾脊兰

    产地分布:产贵州西北部(赤水)和云南东南部(屏边)。生于海拔1700米的山地林下潮湿处。也产越南(模式标本产地)。形态特征:根状茎不明显。假鳞茎很短,为叶鞘所包。假茎长15--17厘米,粗约1厘米,由3--4枚鞘和2—3枚尚未全部展开的叶所形成;最下面

  • 莴笋

    形态特征莴笋是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半抱茎,边缘波状或

  • 细长柄山蚂蝗

    形态特征亚灌木,高30-70厘米。茎直立,幼时被柔毛,老时渐变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簇生或散生,小叶3;托叶披针形,长8-13毫米,基部宽2.5毫米;叶柄长5-10厘米,具沟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小叶纸质,较薄.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5-6厘米,先端长渐尖

  • 膜叶假钻毛蕨

    膜叶假钻毛蕨种名:膜叶假钻毛蕨学名:Paradavallodesmembranulosum(Wall.exHook.)Ching别名:科:骨碎补科属:假钻毛蕨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嵩明、邓川、大姚、富民、西畴、鸡足山)。国外分布:

  • 窄叶荛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幼枝上部近四棱形,下部圆形,老枝带紫色,具细条纹,被黄色短柔毛。叶对生,近革质,无毛,光亮,干时黄褐色,披针形,长3-5厘米,宽5-13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下面绿色,边缘略反卷,侧脉每边9-15条,纤细,在下面更明显;叶柄长1-1.8毫米

  • 鳞叶光萼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深灰槭

    基本信息学名AcercaesiumWall.exBrandis别名粉白槭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

  • 安坪十大功劳

    形态特征本亚种与原亚种宽苞十大功劳(原亚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叶较狭,宽1.5厘米以下;花梗较短,长1.5-2毫米。花期7-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生长环境生于林下、林缘或溪边。海拔230-1150米。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