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杏丽蘑
香杏丽蘑又称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淡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内实。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丛生或形成蘑菇圈。分布于中国的河北、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此种蘑菇菌肉肥厚、具香味、味道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商品名有香杏、香杏片等。
- 拉丁名
- Calocybe gambosa (Fr.) Sing.
- 别名
- 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
- 门
- 担子菌门
- 纲
- 担子菌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菌目
- 科
- 白蘑科
- 种
- 香杏丽蘑
- 亚科
- 繁缕亚科
- 族
- 繁缕族繁缕亚族
- 属
- 丽蘑属
- 类型
- 菌类
与香杏丽蘑相似植物
名称
中文学名香杏丽蘑
拉丁学名Calocybegambosa(Fr.)Sing.
中文别名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
同物异名TricholomagambosumKummer
分类地位伞菌目、白蘑科、丽蘑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
土黄色至淡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3.5-10cm,粗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内实。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6.2μm×3-4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丛生或形成蘑菇圈。国外记载多生于林中。
分布地区
河北、甘肃(若尔盖)、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经济用途
此种菌是肉肥厚、具香味、味道鲜美的优良食菌。系“口蘑”之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商品名有:香杏、香杏片等。据记载国外已驯化、试验人工栽培。本菌药用治疗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中药运用
【药名】虎杖香蕈
【别名】口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虎杖香蕈Tricholomagambosum(Fr.)Kummer,以子实体入药。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1两,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1次服完,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营养成分
香杏丽菇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还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多吃可增人体免疫力。
碳水化合物:香杏丽菇中含有丰富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德国科学家已经发现一些野山菌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以及其他的醛糖和酮糖,野生菌中还含有高分子多糖可以显著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蛋白质:香杏丽菇的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其他普通蔬菜,同时避免了动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胆固醇危险。据测定,香杏丽菇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是大白菜、白萝卜、番茄等普通蔬菜的3~6倍。香杏丽菇不仅蛋白质总量高,而且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也十分齐全,约有十七八种。尤其是人类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几乎都可以在香杏丽菇中找到。丰富的蛋白质提供鲜味,这也是香杏丽菇口味鲜美的奥妙所在。
维生素:香杏丽菇的营养价值之所以高,还在于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溶性的维生素D含量也较高。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香杏丽菇中的铁、锌、铜、硒、铬含量较多,经常食用香杏丽菇既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又克服了盲目滥用某些微量元素强化食品而引起的微量元素流失。
营养价值
1、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香杏丽菇是良好的补硒食品,喝下香杏丽菇汤数小时后,血液中的硒含量和血红蛋白数量就会增加,并且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会显著增强,它能够防止过氧化物损害机体,降低因缺硒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黏度增加,调节甲状腺的工作,提高免疫力;
2、香杏丽菇中含有多种抗病毒成分,这些成分对辅助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效果;
3、香杏丽菇是一种较好的减肥美容食品。它所含的大量植物纤维,具有防止便秘,促进排毒、预防糖尿病及大肠癌、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而且它又属于低热量食品,可以防止发胖。
提示
清洗蘑菇:香杏丽菇表面有黏液,泥沙粘在上面,不易洗净。可以在水里先放点食盐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将蘑菇放在水里泡一会儿再洗,这样泥沙就很容易洗掉;另外,洗蘑菇之前一定要把菌柄底部带着较多沙土的硬蒂去掉,因为这个部位即使用盐水泡过也不易洗净。
蘑菇的分量如果很多时,不妨炖煮成沙司酱。美味成分由于已溶入其中,因此可仿为烹调时的调味料,如此必可减少整个菜食使用的盐分。把蘑菇切细,洒上盐,放置一周,等到蘑菇变软而成黑褐色时,用慢火煮烂然后加入姜、大蒜等,以蘑菇五分之一的醋炖煮,至汁液减少一半的程度时,以沙布过滤,封存在玻璃瓶中即可。
-
紫丁香蘑
物种简介紫丁香蘑(拉丁文学名Lepistanuda),又称裸口蘑,紫晶蘑,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真菌,别称为紫蘑菇,因为蕈柄呈紫丁香色,很漂亮,因此叫紫丁香蘑,紫丁香蘑从栽培到产菇采收,需要很长的时间,且菇体生长的环境温度很低,产量稀少,但其伞肉鲜嫩甜美、口感具弹性,吃起来有
-
白玉菇
简介白玉菇——超级珍品白玉菇:属于伞菌目[2]、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在口感表现上更为优越,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是极具品味的美味佳肴!白玉菇的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少散生;菌盖幼
-
肉色黄丽蘑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7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或扁平,边缘稀反卷,浅土黄至浅柿黄色,表面平滑无条纹。菌肉白色,稍厚,微有水果香气。菌褶乳白,直生至弯生,不等长,边缘有的波状。菌柄长3-8cm,粗0.3-1.3cm,柱形,白色或乳黄色,上部粗糙,内部松软,近纤维质,有
-
金黄丽蘑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3.5cm,扁半球形至近扁平,黄色或金黄色或橙黄色,表面光滑或有时具小鳞片。菌肉浅黄色,具香气。菌褶金黄至鲜黄色,后期变暗,近直生,密。菌柄长3-5cm,粗0.3-0.5cm,柱形,细,稍弯曲,金黄色或褐黄,基部有白绒毛,光滑,松软变空心。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2.5-3
-
纯白丽蘑
形态特征子实体很小,白色。菌盖初期半球形或扁平,纯白色,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微带黄色,光滑,粘,直径2-4cm。菌肉白色,中部稍厚。菌褶白色,近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长4-8cm,粗0.6-0.8cm,白色,上部稍细,粗糙,向下基部渐细近似根状,内部松软或部分变空心。孢子
-
萤光小菇
简介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直径0.4-2.7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期平展或边缘有的反卷,表面淡棕色至近白色,中部色较深,而边缘浅色并具有细条棱。菌肉白色,很薄。菌褶近延生,不等长。菌柄长1-3.5cm,粗1-1.5mm,柱形,中空,上部白色近透明,下部淡红褐色,表有粘液
-
深凹杯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光滑,较盖色浅,内部松软。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5-8×3.5-5μm。
-
花菇
基本信息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花菇生产保持天然纯净特色,以其味香质纯,冰肌玉洁而饮誉菇坛,又因其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称为席上佳珍。花菇为香菇中的上品。香菇按品质不同分为野生、木质人工制菌和袋栽菇三大类
-
鸡枞菌
别名《黔书》:“鸡㙡,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㙡。”鸡㙡多产于滇南,鸡㙡一词在《本草纲目》、《玉篇》、《正字通》等字典中有均有记载。参考文献:1、黔南丛书本《黔书》;2、《汉语大字
-
紫晶蜡蘑
形态特征菌盖:2-5cm,蓝紫色或藕粉色;菌肉:同菌盖色,薄;菌褶:蓝紫色,直生或近弯生,宽,稀疏,不等长;菌柄:3-8cm×0.2-0.8cm,有绒毛,纤维质,实心;孢子:无色,孢子印白色。圆球形,密布小刺,8.7-13.8μm。生长环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