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铁角蕨
半边铁角蕨具体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江西、台湾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拉丁名
- Asplenium unilaterale Lam.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薄囊蕨纲
- 亚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水龙骨目
- 科
- 铁角蕨科
- 种
- 半边铁角蕨
- 族
- 铁角蕨科
- 属
- 铁角蕨属.
- 类型
- 蕨类植物
与半边铁角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顶部有密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1-20厘米,基部有鳞片,向上直到叶轴栗褐色,光滑,上面有纵沟,两侧无翅;叶片披针形,草质,长15-23厘米,中部宽3.2-6厘米,长尾头,无毛,一回羽状;羽片长2-3.5厘米,基部宽6-10毫米,斜长方状披针形,尖头,略向上弯弓,除基部外,边缘有尖锯齿。叶脉羽状分叉,每齿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生小脉中部,位于主脉和叶边之间;囊群盖条形,膜质,全缘。
生长环境
生林下或溪边石岩上,海拔120-2700米。
分布范围
半边铁角蕨具体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江西、台湾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乌来铁角蕨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乌来铁角蕨科拉丁名:Aspleniaceae属拉丁名:Asplenium中国植物志:4(2):071植物特征羽片18-22对,相距3厘米,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短柄(约2毫米)
-
假大羽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15-40厘米,粗3-4毫米,青灰色或深青灰色,上面有浅纵沟,基部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渐变光滑;叶片大,椭圆形,长15-55(-70)厘米,宽9-25厘米,渐尖头,三回羽状;羽片12-15对,相距8-5厘米,基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长柄(
-
骨碎补铁角蕨
植物特征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3-4毫米,褐色,有光泽,膜质,边缘有齿牙。叶簇生;叶柄长7-22厘米,粗1-2毫米,淡绿色,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略被褐棕色的纤维状小鳞片,两侧并有狭翅,上面有纵沟;叶片椭圆形,长11-1
-
切边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3-5毫米,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0.4毫米,厚膜质,黑褐色,全缘。叶远生,相距4-10毫米;叶柄长15-32厘米,粗2-3毫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披
-
镇康铁角蕨
植物特征植株高20-25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毫米,暗棕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膜质,褐色,全缘。叶远生;叶柄长7-10厘米,粗约1毫米,红棕色,有光泽,下部疏被棕色绒毛,以后逐渐脱落,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披针形,长12-17厘米,中部宽3-4厘米,先
-
河北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纤细,近丝状,长1-2厘米,淡绿色,光滑,上面有浅纵沟;叶片狭披针形,长3-4厘米,宽达1厘米,先端渐尖,简单的二回羽状;羽片6-8对,互生或下部的对生,疏离,间隔约与羽片等宽,略斜展,有极短柄,基部一对不缩短或略缩短,中部羽片卵形,长5-7毫米,宽3-4
-
撕裂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4-6厘米,粗1-2毫米禾秆色,连同叶轴下部密被黑褐色的披针形鳞片,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中部宽3-4厘米,两端渐狭,顶部渐尖,一回羽状;羽片20-26对,互生或基部的近对生,平展,有明显的短柄(长1-2毫米),中部各对羽片相
-
乌木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8-3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3-5毫米,褐色,有棕色狭边,有光泽,略带虹色,膜质,全缘。叶簇生;叶柄圆形,长10-20厘米,粗约2毫米,乌木色,有光泽,光滑;叶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0-15厘米,长渐尖头,
-
匙形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近生;叶柄长14-30厘米,基部粗1.5-3毫米,灰禾秆色,光滑,上面有纵沟;叶片椭圆形,长21-36米,宽10-20厘米,先端渐尖,二回羽状;羽片12-15对,相距3-4厘米,近对生或互生,斜展,有短柄(长2-3毫米),基部一对较长,长7-14厘米,基部宽3.5-
-
乌柄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柄长约20厘米,中部粗约3毫米,褐色,光滑,下面圆形,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椭圆形,长约49厘米,基部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一回羽状;羽片约16对,中部以下的对生,有短柄(2-3毫米),各对相距3-3.5厘米(下部两对相距4.5厘米),斜展,彼此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