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干香柏

干香柏

编辑:公西军保发布时间:2021-02-05 10:16:57

干香柏(学名:CupressusduclouxianaHickel)是柏科,柏木属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端直,树皮灰褐色,枝条密集,鳞叶密生,叶片近斜方形,先端微钝,有时稍尖,雄球花近球形或椭圆形,花药黄色,药隔三角状卵形,球果圆球形,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褐色或像褐色,两侧具窄翅。该种是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中国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海拔1400-3300米地带;散生于干热或干燥山坡之林中,或成小面积纯林(如丽江雪山等地)。喜生于气候温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山区,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生长

拉丁名
Cupressus duclouxiana Hickel
别名
冲天柏、干柏杉、滇柏
裸子植物门
松柏纲
亚纲
百合亚纲
松柏目
柏科
干香柏
亚科
柏木亚科
松属
柏木属
类型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干香柏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80厘米;树干端直,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枝条密集,树冠近圆形或广圆形;小枝不排成平面,不下垂,一年生枝四棱形,径约1毫米,末端分枝径约0.8毫米,绿色,二年生枝上部稍弯,向上斜展,近圆形,径约2.5毫米,褐紫色。

鳞叶密生,近斜方形,长约1.5毫米,先端微钝,有时稍尖,背面有纵脊及腺槽,蓝绿色,微被蜡质白粉,无明显的腺点。雄球花近球形或椭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6-8对,花药黄色,药隔三角状卵形,中间绿色,周围红褐色,边缘半透明。

种子圆球形,径1.6-3厘米,生于长达2毫米的粗壮短枝的顶端;种鳞4-5对,熟时暗褐色或紫褐色,被白粉,顶部五角形或近方形,宽8-15毫米,具不规则向四周放射的皱纹,中央平或稍凹,有短失头,能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褐色或像褐色,长3-4.5毫米,两侧具窄翅。

生长环境

散生于干热或干燥山坡之林中,或成小面积纯林(如丽江雪山等地)。喜生于气候温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山区,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迅速。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海拔1400-3300米地带。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淡褐黄色或淡褐色,结构细密,纹理直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久用,易加工。可讲建筑、桥梁、车厢、造纸、电杆、器具、家具等用材。可作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的造林树种。

干香柏的木材材质优良,结构细而均匀;材质轻;纹理通直,收缩变形小;硬度及力学强度中等;冲击韧性低;品质系数高。干燥速度中等,不翘裂;尺寸性稳定;能耐腐;切面光滑,切削容易;油漆后光亮性良好,容易胶粘,不耐磨损;钉钉容易,握钉力中等。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本密度0.430g/cm3,气干密度0.518g/cm3;干缩系数,径向0.255%,弦向0.270%,体积0.403%;抗弯强度930kg·f/cm2,顺抗抗压强度497kg·f/cm2,冲击韧性0.536kg·m/cm2;硬度,径面352kg·f/cm2,弦面378kg·m/cm2,端面537kg·f/cm2(云南经济木材志,罗良才)。

干香柏木材因具良好的材性,而广泛用建筑、造船、家具、家具、枕木、电杆、玩具、雕刻等。

干香柏林木葱茂,挺拔苍劲,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具有古朴典雅的美感,能增添城市园林清雅的情趣。再者,干香柏及其柏类林木的植物具有显著医疗保健功能的有机物即植物精气,故此,干香柏成为城市庭园绿化中功能独特不可替代的树种。柏类植物精气能起医疗保健作用的物质,主要为由单萜烯、倍半萜烯组成的萜类化合物。上述化合物存在于柏类植物的叶片、木材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章义等,对8种柏科的精气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香柏林木的萜烯类物质总量为22种,而具有极强的保健功能,人们进入柏树林游玩休闲可有益健康。若山区多营造干香柏林,城市广植干香柏树,可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

化学

研究我国特有柏科植物干香柏(CupressusduolouxianaHickel)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干香柏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7S,8S)-3-甲氧基-3′,7-环氧-8,4′-氧化新木脂素-4,9,9′-三醇((7S,8S)-3-methoxy-3′,7-epoxy-8,4′-oxyneoligna-4,9,9′-triol,Ⅰ),山柰素(kaempferol,Ⅱ),槲皮素(quercetin,Ⅲ),胡桃宁(juglanin,Ⅳ),槲皮素-3′-甲氧基-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quercetin-3′-methoxy-3-O-α-L-arabinofuranoside,Ⅴ)和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关植物
  • 北美圆柏

    形态特征鳞叶排列较疏,菱状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1.5毫米,背面中下部有卵形或椭圆形下凹的腺体;刺叶出现在幼树或大树上,交互对生,斜展,长5-6毫米,先端有角质尖头,上面凹,被白粉。雌雄球花常生于不同的植株之上,雄球花通常有6对雄蕊。球果当年成熟,近圆球形或卵圆形,长5-

  • 粉柏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或成匍匐状,或为乔木,高5-10余米,稀高达16米或更高,胸径可达1米;树皮褐灰色;枝条斜伸或平展,枝皮暗褐色或微带紫色或黄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全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基部下延生长,通常斜伸或平展

  • 沙地柏

    形态特征匍匐灌木,高不及1米,稀灌木或小乔木;枝密,斜上伸展,枝皮灰褐色,裂成薄片脱落;一年生枝的分枝皆为圆柱形,径约1毫米。叶二型:刺叶常生于幼一树上,稀在壮龄树上与鳞叶并存,常交互对生或兼有三叶交叉轮生,排列较密,向上斜展,长3-7毫米,先端刺尖,上面凹,下面拱圆,中部有

  • 杜松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枝条直展,形成塔形或圆柱形的树冠,枝皮褐灰色,纵裂;小枝下垂,幼枝三棱形,无毛。叶三叶轮生,条状刺形,质厚,坚硬,长l.2-1.7厘米,宽约1毫米,上部渐窄,先端锐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1条窄白粉带,下面有明显的纵脊,横切面成内凹的"V

  • 北美红杉

    形态特征为常绿针叶大乔木。树干挺直,树皮红褐色,纵裂,树冠圆锥形,大枝平展。树高100米,胸径10米,为世界第一大树,叶卵形,鳞状钻形螺旋状着生,下部贴生小枝。球果卵状长椭圆形。小叶背面有灰绿色气孔带2条。叶革质,硬。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110米,胸径可达8米;

  • 福建柏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7米;树皮紫褐色,平滑;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二、三年生枝褐色,光滑,圆柱形。鳞叶2对交叉对生,成节状,生于幼树或萌芽枝上的中央之叶呈楔状倒披针形,通常长4-7毫米,宽1-1.2毫米,上面之叶蓝绿色,下面之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侧面之

  • 大叶卷柏

    形态特征土生或石生,直立或近直立,高30-40厘米,具一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和游走茎。根托只生于茎的下部,自主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1.5-4厘米,直径0.5-0.7毫米,根多分叉,被毛。主茎自中下部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不分枝的主茎

  • 洒金千头柏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无明显主干(同千头柏),矮生密丛,圆形至卵圆,高1.5m左右,叶淡黄绿色,顶端尤其色浅,入冬略转褐绿。杭州等地有栽培。广泛用于园林造景。生长环境不耐高温,基本同侧柏一致,抗寒能力略弱。分布范围杭

  • 长芒卷柏

    形态特征土生,直立或近直立,或基部横卧,高(20-)30-40厘米,无匍匐根状茎或游走茎。根托只生于主茎的中下部,通常由茎上分枝的腋处下面生出,偶有同时生2个根托,1个由上面生出,长2.5-12厘米,直径1-2毫米,根多分叉,被毛。自主茎中部以下开

  • 真柏

    形态特征真柏(Juniperuschinensisvar.sargentiiA.Henry),柏科属,匍匐灌木,高达75厘米,枝条延地面扩展,褐色,密生小枝,枝梢及小枝向上斜展。刺形叶三叶交叉轮生,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成角质锐尖头,长6-8毫米,上面凹,有两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