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桂
樟属(拉丁学名:CinnamomumTrew)樟科的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花小或中等大,两性,稀为杂性,腋生或近顶生(圆锥花序),花被筒短,近等大,花柱与子房等长,果肉质。约25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澳大利亚至太平洋岛屿和热带美洲。我国约有46种,主产南方各省区,种数最多是云南,其次是广东和四川。其中肉桂、柴桂、华南桂、川桂是著名药材。
- 拉丁名
- Cinnamomum
- 别名
- 谷木冬青
- 门
-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
- 樟目
- 科
- 樟科
- 种
- 谷木叶冬青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黄檀族
- 属
- 樟属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狭叶桂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小枝和叶极芳香。芽裸露或具鳞片,具鳞片时鳞片明显或不明显,覆瓦状排列。
叶互生、近对生或对生,有时聚生于枝顶,革质,离基三出脉或三出脉,亦有羽状脉。花小或中等大,黄色或白色,两性,稀为杂性,组成腋生或近顶生、顶生的圆锥花序,由(1)3至多花的聚伞花序所组成。
花被筒短,杯状或钟状,花被裂片6,近等大,花后完全脱落,或上部脱落而下部留存在花被筒的边缘上,极稀宿存。能育雄蕊9,稀较少或较多,排列成三轮,第一、二轮花丝无腺体,第三轮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柄或无柄的腺体,花药4室,稀第三轮为2室,第一、二轮花药药室内向,第三轮花药药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或箭头形,具短柄。花柱与子房等长,纤细,柱头头状或盘状,有时具三圆裂。
果肉质,有果托;果托杯状、钟状或圆锥状,截平或边缘波状,或有不规则小齿,有时有由花被片基部形成的平头裂片6枚。
分布情况
约250种,产于热带亚热带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屿。我国约有46种和1变型,主产南方各省区,北达陕西及甘肃南部。种数最多是云南,其次是广东和四川。
下级分类
粗脉桂CinnamomumvalidinerveHance樟组Sect.Camphora(Trew)Meissn.肉桂组Sect.Cinnamomum
代表植物
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化学成分
樟属植物富含挥发油,普遍具有芳香健胃作用,此外尚含鞣质、生物碱、木脂素、有机酸等其他化学成分。日本学着研究发现,除挥发油外,肉桂主要含有特征性瑞诺烷类(Ryanoids)二萜、鞣质及其类似物、芳香性化合物及多糖等成分。
主要价值
其中肉桂C.cassiaPresl,锡兰肉桂C.zeylanicumBl.,柴桂C.tamala(Buch.-Ham.)NeesetEberm,华南桂C.austrense.H.T.Chang,及川桂C.wilsoniiGamble等为著名的药材,樟C.camphora(L.)Presl及黄樟C.porrectum.(Roxb.)Kosterm.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为化工及医药上的重要原料,其他种类的木材亦很有价值,银木C.septentrionaleHand.-Mazz.木材黄褐,纹理直,可制樟木箱及建筑用材,其根材尤为美丽,供作美术品,樟木尤负盛名。亦可作为景观植物栽培。
-
绿叶甘橿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树皮绿或绿褐色。幼枝青绿色,有黑斑,干后棕黄色或棕褐色,光滑。顶芽卵球形,具长约1毫米的短柄,其基部着生2花序。叶互生,卵形至宽卵形,长5—14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宽楔形,纸质,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初时
-
檫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皮幼时黄绿色,平滑,老时变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顶芽大,椭圆形,长达1.4厘米,直径0.9厘米,芽鳞近圆形,外面密被黄色绢毛。枝条粗壮,近圆柱形,多少具梭角,无毛,初时带红色,干后变黑色。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卵形
-
天竺桂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
-
黄连山油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在体态上与云南油丹A.yunnanensisKosterm.十分相似,但叶为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5-13×(0.8-)1.2-2.8cm),明显较狭,两面几无蜂窝穴,总梗及果梗无毛,密被灰白色小瘤而不同。该新种也与油丹A.hainanensisMerr.
-
猴樟
植物形态乔木,高达16米。树皮红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幼时稍有细毛,后变光亮,下面初有灰色绢丝状毛,后则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脉暗红色,侧脉4~6对,互生,下部叶脉有
-
黔桂润楠
形态特征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通常长6-12(15)厘米,宽2.2-4.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薄革质,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稍粉绿色,两面无毛,中脉上面凹陷,成为狭沟,下面凸起,侧脉每边(8)10-12条,稍纤细,在两面稍凸起,小脉密网状,在两面构成蜂窝状或小窝状,
-
黄樟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10-20米,胸径达4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褐色,上部为灰黄色,深纵裂,小片剥落,厚约3-5毫米,内皮带红色,具有樟脑气味。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灰绿色,无毛。芽卵形,鳞片近圆形,被绢状毛。叶互生,通常为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
-
樟树
形态特征樟树为常绿大乔木,高达10米—55米左右,胸径30-80厘米;树皮灰褐色。枝条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嫩时多少具棱角。芽小,卵圆形,芽鳞疏被绢毛。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幼时有极
-
阴香
形态特征阴香(原变型)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
-
三桠乌药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0米;树皮黑棕色。小枝黄绿色,当年枝条较平滑,有纵纹,老枝渐多木栓质皮孔、褐斑及纵裂;芽卵形,先端渐尖;外鳞片3、革质,黄褐色,无毛,椭圆形,先端尖,长0.6-0.9厘米,宽0.6-0.7厘米;内鳞片3,有淡棕黄色厚绢毛;有时为混合芽,内有叶芽